返回第三百四十六节 协议(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大问题。特别是南洋式步枪,比起大明目前坑爹的鸟铳、三眼铳来说绝对是颠覆性的武器,只是大明这个“运输大队长”实在太过给力。企划院很担心向大明销售武器最终会影响到对满清的武器出口销路。

    不过,现在孙元化是戴罪留任,到底能不能继续巡抚登莱还有疑问。要是没了军队就没了每年八十万两的军饷,他作为巡抚又没有地方行政权力,到哪里去筹措这笔银子呢?

    一瞬间吕泽扬的脑子里已经转过无数的念头,张焘久经官场。从吕泽扬的面色中就知道他大概在想什么――这原本也在意料之中。当下又轻声道:“吕团总不必担心,只请转告鹿庄主,孙军门已经遣人入京。胶东之事,将来还可有所为。”

    吕泽扬点点头,却不大相信。在他看来孙元化已经输光了本钱,要不是元老院这番运作他早就身首异处了。现在居然马上就在想东山再起。

    不过这事情不归他考虑,让执委会去考虑吧。当下点头道:“一定转告!”

    两人又闲谈一番,说起以后的战势,张焘颇为忧虑,因为叛军从二月初三在城下立营开始,已经围攻了十几天了,虽然南门大捷,但是其他各门防御都很吃紧,楊御蕃是宿将,又有亲兵作为骨干,指挥守卫门还尚觉可以支撑,相比之下王道纯和徐从治带得大多是本地卫所兵丁和城中壮丁,虽然作战颇为勇敢,毕竟缺少战斗经验,在作战中伤亡很大,全靠着王道纯、徐从治二人亲冒矢石,登城指挥才算维持住了士气。

    至于南门,要不是吕泽扬打了个胜仗,灭了叛兵的锐气,光张焘手下那些莱州防军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这莱州城若无援兵恐怕是凶多吉少。”张焘说道,“黄都督的援兵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到!”

    “左不过这些天必然就到了。”吕泽扬知道按照历史,黄龙的援兵应该就是这几天从海路抵达莱州。他心中忽然一动,援兵既然是从海路来,说明这几天海庙港等地的封冻已经结束了。否则援兵是不可能登岸的。

    这样说来,莱州这边在虎头崖设立码头的时机已经到了。一旦在虎头崖设立一处堡寨,就可以吸引到附近不敢前往莱州避难的难民。

    但是这势必又要造成分兵,吕泽扬手中那点人要分二处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屺姆岛那边出人――鹿文渊和朱鸣夏在当地拉队伍,已经编了不小的乡勇队伍,用少量正规军配合乡勇在虎头崖设一个寨子作为难民转运点应该没有难度。

    只是以现在的状况来说,虎头崖再建难民营是不可能的,只能采用船等人的方式,让难民直接上船,凑满一船走一船,类似中巴车营运。

    叛军兵败屺姆岛,又在莱州南门吃了个结结实实的败仗之后,北上支队的任务变暂时的简单起来,把屺坶岛周边地区变成坚不可摧的要塞,确保孙元化能够守住莱州就好了。

    朱鸣夏不想给周边地区太多的保护,那样屺坶岛将不会再是难民的唯一选择。他按照执委会的意图按照明代的方式制作了一张地图,这是一张标注有哪里可以进攻,哪里必须绕行的胶东半岛地图。

    释放毛承禄部下的四百名战兵俘虏的时候,他将几个头目叫来,命令他们将带话给孔有德。还给了他们这份地图。

    传话的内容很简单:大家都是有家业的人,你干你的反叛大业,我守我的屺坶岛,最好不要相互出手,大家保持距离最好。信中还特别提醒,要求孔有德按照地图上的要求,不准袭击禁止攻击的地区,否则就立刻攻陷黄县县城,切断前往莱州的交通线。

    朱鸣夏很确定孔有德会老老实实按照信中要求,绕开禁止进攻地区。这对孔有德自己来说影响不大。毛承禄的残部对伏波军火力必然是终身难忘。炮火瞬间就收割了一批批叛兵,他们连放炮的机会都没有。只要孔有德脑袋没被门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