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节 吕团总(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里的孙巡抚和徐巡抚知道了南关大捷的消息,验了送去的首级和旗幡、刀枪之后,不仅专门派人送来银子犒劳,还大大的对吕团总夸奖了一番,连带着范十二都受了褒奖。来人表示:孙、徐二位巡抚正在起草奏疏,开列有功人员的名单,到时候朝廷的封赏下来,就是白身也能得个功名,喜得饭铺掌柜范十二满面油光。倒是这位吕团总对此很是漠然,反倒是对城里送来得银子和酒肉比较感兴趣。

    范十二至此对吕团总死心塌地,奉若神明――原本自己小命都快不保了,现在连皮都没破一点,听个响就能得朝廷的封赏,这吕团总简直就是他的福星。

    吕泽扬也很得意,战斗中只有一个人中了炮子阵亡,另有几个人受伤。损失微不足道――连弹药消耗得都不多。

    抓了几十个俘虏他先初步审问了一番,凡是本地口音的,全部编入壮丁队使用――范十二现在简直成了他的跟屁虫兼应声虫,叫干什么都不含糊。辽东口音的他全部交给了朱万年,这些人多半是东江的老兵油子,留在手里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场大战之后,叛兵将进攻的矛头转向北、西、东三面,几乎每天都有攻打城门的炮声。吕泽扬除了加强戒备之外,还派了几个侦察兵到各处城门查看情况。万一遇到官兵抵挡不住的时候他就准备率队去帮个忙。

    历史上莱州城靠着很少的兵力也守了下来,所以吕泽扬不是很担心,只是预防万一而已。他听侦察兵报告说各门的战斗都很激烈,叛军炮火猛烈,日夜都用大炮轰击,以至于守城官兵在城墙上只能躲在城垛后,即使如此,城头的城垛、女儿墙也在炮火下损毁了大半。各处伤亡都很大。

    不过看士气似乎还不错,城中的缙绅富户在張忻的带头之下,拿出大笔的钱粮用来犒劳军队:明末基本上就是谁拿得出钱财来当兵就为谁卖命,否则就是皇帝都差不动:崇祯调关宁军到朱仙镇和李闯决战,朝廷不给军饷就不开拔。

    吕泽扬最担心的是城中大小官员和官兵:现在莱州城里的官员如毛,仅文官巡抚就有二个,武将更多,元月三十日那天,總兵楊御蕃兵败新城鎮之后也逃入了莱州。现在城中光军队就有原先孙元化部下的登莱镇人马,随楊御蕃来得通州、天津和山东军队,莱州本地的军户……不同系统的军队夹杂在一起,虽然官将们着力弹压,还是不断发生小冲突。

    叛兵攻打南关的时候,南官守将直接关闭城门的做法使得他清楚的认识到官兵就是坑爹的队员,不但不能指望他们帮忙,还得时刻防备着他们。果不其然的就是刚一打败叛兵,南关的官兵就冲出来抢割首级和兵器,吕泽扬毫不客气的命令用乱枪收拾了冲出来的乱兵才让他们老实了。

    吕泽扬倒不在乎这点“功劳”,但是很怕他们在交火的时候在背后闹出乱子。幸亏没多久,从登州来得张焘就到了莱州,被孙元化任命为南关守将。

    城中的防御也分划了范围,采用四门负责制。孙元化守南门,徐从治守北门,楊御蕃守西门,王道纯守东门。

    吕泽扬划在孙元化防区内,让他省却了无数的麻烦。否则就他那天的南关大捷,没有孙元化罩着,对他这支小小的队伍起了不利于孺子之心的人早就伸出手来了。

    即使这样,也不断有人要求来看看吕团总的“利器”。楊御蕃甚至提出要购买一些团丁们用得鸟铳和大炮,当然遭到了吕泽扬的回绝,不过他倒也不隐瞒,说是从广州买来得“海外利器”。 楊御蕃当下求他介绍,准备去广州购置“利器”。

    张焘对他们的武器也非常的感兴趣――他和孙元化是教友,都是西式火器在中国的推广者,所以早就知道这位吕团总的利器其实就是广东的“髡贼”所用。特别是那种可以枪口装短剑,可以连发的火枪,只有髡贼才有。

    这位所谓的吕团总,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