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节 安平的交易(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中,用种种示好来麻痹对手,然后以突袭致对方于死地的事情数不胜数,澳洲人在台湾登陆,已经是在项庄舞剑,在这个节骨眼上向己方示好,只要不是自我感觉好到爆棚的人都会起疑。

    因而他很慢的回答道:“不知道是什么买卖?”

    林佰光招了下手,从门外进来一个随侍的仆役,端着几个小口袋。

    郑鸿逵带着好奇心打开一个:里面是雪白的粉末,微微发光。

    他一愣,马上明白了:“这是盐!”

    稍微取一点尝一尝,味道纯正,回味略带甜味,丝毫没有苦涩的怪味,果然是上好的盐!比现在府邸里用的价格高昂的四川井盐也不相上下。

    “不错,正是盐。”林佰光点点头。

    郑鸿逵逐一打开所有的小袋,里面都是盐,不过粗细、色泽均有不同,大概是不同的等级。

    澳洲人原来是要贩卖私盐!

    郑鸿逵一想也感觉正常――他们现在势力所及的海南海北,有许多盐场,弄点盐不成问题,广东不是缺盐的省份,想必私盐的销路亦不好。

    福建倒是一个缺盐的地方。福建全省的食盐供应都靠外地输入,尤其是从广东和浙江输入。福建即不产盐又是个多山的省份,道路通行不易,因而福建是全国官盐价格最高的省份,私盐买卖非常猖獗。

    到目前为止,郑家还没有把贩盐列入他们的议事日程。澳洲人居然直接跑来向他们提出买卖私盐的事情!这其中的巨大的利润,由不得郑鸿逵拒绝。

    执委会决定把盐卖给郑芝龙是出于多种考虑:首先是松懈对方的防备心,避免因为局面紧张而擦枪走火,其次是利用北上船只的空载吨位来获取利润。盐现在是元老院掌握下的最富裕的物资,因为大批生产,成本极低。只要能卖出去,哪怕一石盐卖一两银子也是合算的――本来那些舱位都是空载的。

    “开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价格。”司凯德在和林佰光沟通此事的时候这样说道。盐的利润在本时空是可以使人冒犯法甚至砍头风险的。而郑家作为沿海地区的一霸,从事这种贸易是没什么风险的。司凯德认为:他们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

    如果总结下郑芝龙从依附李丹起家到最后被满清掳走的所有行动,可以看出他是个典型的商人,一贯以商人的头脑来考虑问题,是以利益来考量一切。

    只要元老院能够给他足够的利益,争取他的暂时合作或者默许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生意又是“双赢”的局面,不但对己方有利,对减小郑芝龙的戒心也有作用――如果好处给得太大,郑芝龙难免又要疑心他们的动机。

    郑鸿逵大为犹豫,正常情况下,对澳洲人应该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是对方现在开出的条件令他难以拒绝。一时间他不知如何回应。

    “此事,三爷自然是要和郑将军相商的。”林佰光微笑道“我改日再来拜访。”说着起身就要辞出去。

    这一下,将主动权进一步的掌握到手里,郑鸿逵不由得有些失措,原本应付几句,套些话出来的想法只能弃之一旁,当即关照人将林佰光一行迎入驿馆,好好招待。同时又派人为文昌号上的水手们送去新鲜的瓜果蔬菜。

    随后,他立刻将林佰光送来得样本带上,去见兄长。

    郑芝龙抱着胳膊,听了郑鸿逵的述说,半响才说道:“有意思。”

    澳洲人的这一举动令他颇为迷惑。如果仅仅是为了贩卖私盐,又为何突然登陆台湾?如果说是为了贩卖私盐作为中转站,这也未免太夸张了--福建的食盐消费,还没到需要中转站屯盐的地步,退一步说,就算真要有中转站,台湾也不是个合适的地点。

    澳洲人在台湾落得这一手,让他即迷惑又感到芒刺在背。总觉得其中必然隐含着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