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节 反游击(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地的最大好处就是离海港近,便于就近接收海上的补给。

    刘易晓原本对建设中和新城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是除了照浦村事件之后,他的全部工作重点都专向剿匪上来了。

    在薛子良到来之前,他已经作了几项安排。首先是收缩了工作队的工作范围。将工作队的重点转到了正在施工中的儋州-临高公路沿线。确保陆上交通线的畅通安全。同时加强各卫所营寨的改造工作,加大对卫所军户的改造力度――这是眼下他们唯一能够快速掌握的人口。

    “坐,先喝点水。”余志潜招呼着他,同时命令一个传令兵赶快把刘易晓和其他在中和城的元老也请来一起开会。

    女勤务兵们在桌子上摆上了几大玻璃瓶冰镇格瓦斯,还在简易房里摆上了一桶冰块――这都是刚刚从海军的运输船上卸下来的补给。

    “首长,请擦把脸吧。”一个女勤务兵嫣然一笑,送来了冰镇过的毛巾。

    “谢谢。”薛子良大大咧咧的擦了几把,又往肚子里灌了一大杯加了冰的格瓦斯,发出满意的吁声。他看着屋子里一个个神情严肃的儋州指挥部里的元老,原本很愉快的面孔变得讪讪起来。

    “兄弟们,这次土匪的大耳刮子抽得俺们脸上啪啪得。”刘易晓沉着脸发言了,“这次大家集思广益,想想如何尽快的把儋州的土匪肃清――不肃清土匪,严重影响我们的威信,工作开展起来就困难。”

    余志潜说:“薛分队长刚刚来,对儋州的情况还不熟悉,我先介绍以下基本面的情况。”

    “我在临高已经阅读了情报局和政保局所有关于儋州的资料。所以背景资料之类就不用谈了,重点说你们在望浦村事件之后采取了什么对策吧。”

    余志潜当下把他们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番介绍,包括并村、修路和编制民兵。

    薛子良边听边点头,他说:

    “第三步兵营不能永远待在儋州。地方政府首先要保证自己保护自己,而不是依赖外来的强力驻军。仅仅编制民兵是不够得。”

    薛子良虽然是个美国公民,但是对民兵的作用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的。

    “民兵很难作为机动部队运用。刚刚编组起来的民兵的战斗意志也很值得怀疑。”薛子良说,还是要组建常备的地方治安部队。

    “我们已经从积极分子里招募了大约一百人组成县警备连,由步兵三营派出一个连,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教育。以求尽快在熟悉情况的当地人中编练起一支可用的武装。”

    “很好,那么当地的情报搜集系统是否已经建立起来了?”

    张易晓说:“政保总局在儋州有侦查网。他们向我们转交了很多资料。但是侦查网的重点工作是在儋州城和士绅中间,对土匪了解的非常有限。”

    “麻烦就麻烦在这里,我们人生地不熟,对儋州的土匪活动情况了解不够。”余志潜对此很是苦恼。“这次工作队全面收缩,我们的消息来源就更少了。”

    要剿匪,就必须有土匪的情报。薛子良提议,在指挥部里设立一个情报中心。

    “所有关于土匪的情报,不管来源渠道,全部汇总到这个中心来进行处理分析。”

    “要派遣情报员?我们没有专项编制,再说搜集情报应该归情报局或者政保局管吧。”

    薛子良摇摇头:“思路太僵化了。我说得情报收集的意思不是说要有007之类的专业特务。而是整合一个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从多渠道来收集土匪和社情情报。”

    “至于情报来源,首先:选拔一些本地口音的工作队员和士兵出去四处打探消息;其次从俘虏和当地百姓口中询问情报资料;最后你们派出去的工作队、巡逻队,他们的所见所闻也有极大的价值。情报是不缺得,缺得是对情报的分析和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