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六十节 特种税(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失了”

    “没有,没有,你是行政领导,考虑的都是大方向,细节才是我们考虑的,”艾志新接上去说道,“这个思路是对的——经济手段比行政手段来得有效。我们财税局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思路来研究探讨下。”

    这么一来,关于宗族税c纳妾税的讨论也就没有再继续下去,财税局三人组从市政府出来没有各自回家而是直奔财税局开起了闭门会议。

    今天晚上的会议结果比他们预计的要好。虽然刚开始各位元老对税款如狼似虎的反应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但是在最关键的税收收入分配上居然没有遭到太多质疑,大家更是很平静的接受了第二套税收共享分级的方案。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极力贬低了国地分家的方案,还是因为元老们已经对旧时空那套深恶痛绝了。

    不过还是艾志新的推测似乎更靠谱一些:“我们拿他们不懂的理论往会议上一堆,他们即不懂又不愿意显示自己不懂”

    其实在会议前,王企益还提议了一套补充方案,就是细化税目,增加税种。他准备在第二套方案遭到搁浅的时候拿出来作大饼。细化税目,就是在现有税种下按照税目分别制定适用税率和预算级次,比如财产税,就细分土地c房产c生产资料等等。那些和中央无关的沉淀在当地的资产比如土地房产自然要高高的地方分成。因为只有地方富裕了,这些东西才值钱才能征更多的税,给地方高分成就是让地方有动力发展经济;至于增加税种,准确的应该说是增加税费种类,思路模仿旧时空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水利建设基金之类。这些税费作为主税(旧时空如增值税营业税等)的附加,直接按照主税税额的固定比率征收,征收方便,成本极低,而且因为是定向使用税费,所以可将全部收入划归地方。

    现在看来这套补充方案可以暂时不用了,不过艾志新他们知道这个是必然的趋势。今天刘翔提出的几个移风易俗税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即使以后没有元老要求,他们也会在基层管理力量得到充实后逐步推开。

    “宗族税你说怎么收?”艾志新因为许诺了要“研究研究”,而且“打压宗族”是元老院的一贯政策。不管是对刘翔还是对政务院,都得拿出个方案来应对。

    “这个嘛,无非是按照艾局您的看法了,按照财产税的路子着手。”王企益胸有成竹,“虽然我没有具体的调研过本地的情况,不过结合历史状况,宗族存在的基础无非是宗祠和宗产,尤其是后者,我们只要对这两者课以高税率,就能在经济上有效的打击宗族势力——至少能削弱宗族的经济能力。”

    在王企益看来,不论是祠堂还是宗族名下的各种产业,在基本情况调查中都是很容易查清的。房契还是地契,通过印花税的“贴花确权”,就能把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征收起来比那不知所谓的小脚税容易多了。

    “其实真要收什么小脚税也不是没办法,”艾志新说,“咱们对本地销售的裹脚女子穿的绣鞋征收附加税。可惜这里的女鞋大多数都是自己家里做得,根本就没几家鞋铺卖绣鞋的”

    “所以说完全没有可执行性嘛。”张筱奇说。

    “这个问题我们不提了,”艾志新说:“不过刘市长今天提出的‘风俗业’税收细化的问题怎么办?”这是刘翔交给财税局的第二个课题。

    “什么‘风俗业税’,不就是‘花捐’!”王企益说。

    “这个征收并不难,本身在海南岛元老院就有很成熟的黄票制度,”张筱奇沉吟道,“课以继续沿用下去,采用对餐饮服务业的征税办法,开征定额税——主要是在这里怎么评估具体收入。”

    艾志新摇头:“不,广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有个体的妓女,也有规模很大的行院,行院里还有‘本家’和‘客人’,后者还有自由身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