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七章 弑君(第1/4页)  权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后,皇帝哥哥这是怎么了?”

    见天启皇帝面色苍白神情疲惫,一副病怏怏的模样,朱徽媞的眼眶顿时就是一红,连忙走上前低声问向了张嫣,她与天启皇帝和朱由检的关系都非常亲密。

    “皇上遇刺了。”

    张嫣闻言神色哀伤地回答,然后神色关切地望向了躺在床上的天启皇帝,担忧地道,“御医皇上这次伤得很重,要好生调养。”

    “遇刺?”不仅朱徽媞,李宏宇也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有人竟敢弑君,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搞不好还要被诛九族,以儆效尤。

    “皇帝哥哥这么好,谁要害他?”经过最初的错愕后,朱徽媞不由得急声问道,对此感到非常意外。

    “行凶者已经自尽,有人认出了他,是王安以前身边的人,好像是为了王安报仇而行刺了皇上。”张嫣叹了一口气,然后幽幽地道。

    “王安的人?”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王安在天启皇帝登基后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不过,由于王安与东林党暗中交好,并且在移宫案中帮了东林党大忙,故而遭受天启皇帝的嫉恨。

    因此,天启二年的时候王安倒了倒霉,兵科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贪污受贿、为非作歹。

    天启皇帝于是就撤了王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将其安排到南海子做事。

    不仅如此,天启皇帝还把在移宫案中与王安结下愁怨的李太后心腹宦官刘朝执掌南海子的事务,这使得王安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很快就死在了。

    移宫案时,刘朝奉李太后御命阻止东林党官员带走年少的天启皇帝,结果被王安打了两个嘴巴子后喝退,两人故而结下了梁子。

    王安曾经执掌司礼监,手下自然有一些亲信的内侍,因此有人给王安报仇也不是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和魏忠贤同样都是宦官,都可谓大权在握,但东林党对两人的评价截然不同,王安不仅保护了当年身为太子的泰昌皇帝,还其颇为贤德等等。

    究其原因,是因为王安与东林党交好,在移宫案时更是出了大力,否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哪里那么容易闯进禁军把守的后宫。

    “简直太可恶了,竟敢弑君!”听了张嫣的话后,朱徽媞不由得跺了一下脚,面罩寒霜地道,显得无比气愤。

    李宏宇的眉头则紧紧皱着,神色关切地望着病床上的天启皇帝,他这个时候终于明白天启皇帝为何会因年早逝了,原来是因为被人行刺。

    其实,在当年哕鸾宫忽然之间失火之际李宏宇就应该想到,戒备森严的皇宫其实并不安全,哕鸾宫的那场大火实在是太过凑巧,差一点就烧死了当时刚刚因为移宫案而被赶出乾清宫的李太后。

    更为重要的是李太后的寝宫的房门被人从外面锁上,虽然天启皇帝为此大为震怒下令严查,可直到如今都没有查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如今天启皇帝忽然之间遇刺,李宏宇总觉得事情没有张嫣起来那样简单,起来王安的死跟刘朝有着直接关系,有传言是刘朝杀了王安。

    因此,就算有人想要给王安报仇那么也应该找刘朝才对,而不是来找天启皇帝。

    尤为重要的是,天启皇帝现在正在大力打压东林党以及地方豪强的势力,这个时间里他出了事儿那么就不由得不让人浮想联翩了。

    思来想去,李宏宇觉得王安应该是一个幌子,真正想置天启皇帝于死地的另有其人,单京城而言,不仅东林党连投靠了魏忠贤的那些官员身上也有嫌疑。

    原因很简单,天启皇帝要发动的这场革新不仅仅对付东林党,朝堂上的整个文官集团都要受到波及,这使得那些投靠魏忠贤的官员不得不为将来的事情考虑,因此动了杀机也不是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