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二章 孤城(第1/3页)  权驭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启七年正月十二,努尔哈赤亲统八旗兵约七万人,对外号称十五万大军,在沈阳誓师后挥军南下,两日后西渡辽河,直扑锦州。

    得知着努尔哈赤率领着后金大军来袭后,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的明军顿时就慌了起来,谁也没想到后金军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面对后金大军的压力,原本那些要坚守关锦防线的明军将领纷纷选择后撤山海关,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凭借一城孤军无法与后金军相抗衡。

    石门山一战不仅使得李宏宇扬威,同时也使得关外的明军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后金军队的可怕。

    现在锦州和右屯等地的将领很多都是当时随着娜仁托雅从锦州增援石门山的人,目睹了石门山战场的血腥,他们可没有水师和禁军那样骁勇善战,又没有李宏宇坐镇稳定人心,故而谁又会固守城池?

    再者说了,撤往山海关是高第的命令那些明军将领并无后顾之忧。

    只是,由于先前他们消极应对高第的撤退命令,故而锦州和右屯等城的大量粮草辎重来不及转移,分布在周围的百姓也有许多没能及时撤走。

    所谓兵败如山倒,虽然明军并没有跟后金军交战,但这种不战而撤的行为已经跟战败没有什么区别。

    故而,撤退途中明军士兵和百姓们相互拥挤,乱成一团,形势无比混乱,到处都能听到悲惨凄苦的哭声,这使得军队士气很快就降到了谷底。

    后金的将领们原本以为要经过一番战事才能攻占锦州和右屯等城池,毕竟当地的守军都还没撤离。

    可谁成想锦州和右屯等城的明军竟然不战而撤,犹如当年的广宁城一样,使得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那些城池以及里面囤积的大量粮草。

    这使得后金军的将领们感到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就在两三年前明军还动了锦州之战和石门山之战,凶悍的战斗力使得后金军吃了大亏,没成想现在明军竟然连交战的勇气也没有,白白将城池拱手于人。

    其实,后金军这次可谓捡了一个大便宜,如果不是明军仓促之间换帅并且改变了既定的经营关锦防线的方针,那么锦州和右屯的明军又岂会轻易撤退。

    由于高第早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军令,一旦他们固守城池的话就等于违抗了军令,毕竟锦州和右屯等城的官员和将领没有袁崇焕的底气和魄力,即便是他们全部战死恐怕也会落得一个不尊号令的下场。

    再加上后金军此次来势汹汹,而主张撤防山海关的高第并没有跟后金作战的额经验,故而为了稳妥起见很可能不会派兵前来救援,这就使得锦州和右屯等城的明军将领哪里还有斗志。

    当锦州和右屯等城的军民狼狈地经过宁远城南下山海关时,镇守宁远的袁崇焕和祖大寿手中的士兵不到两万。

    高第得知后金军来袭后,已经两次给袁崇焕去公文让其率军撤回山海关,凭借山海关之固抵御后金军。

    并且,高第明确告诉袁崇焕他不会派援军去救援宁远,以免被后金军路上伏击。

    虽然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异常险恶,不过袁崇焕却没有理会高第的命令,而是下令整军备战,这不仅仅是为了大明同时也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命运而战。

    显而易见,一旦明军退回山海关的话,那么关外的大量明军都会被裁撤,这样一来不少将领就会返回原职,无法再建功立业。

    袁崇焕相信,只要他们能坚守住宁远城抵挡住后金军的几波攻势,那么高第迫于压力肯定会派兵前来救援,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两万明军在宁远跟后金军血拼耗光?

    尤为重要的是,袁崇焕与李宏宇谈论过关外的局势,故而认为努尔哈赤没有对宁远城的必得之心,以努尔哈赤的性格绝对不会为了一座无关紧要的城池去让后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