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节 统治 3(第2/3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忠勇军的老兵来说,君子?那是诸夏中的贤者,是天子神圣光芒的传播者,己身便能救赎他人的智者、先知。

    只有教化司的诸官和忠勇军之中的司马以上军官,方能得君子之誉。

    他还需要努力,需要奋斗,才有可能在死前,得到君子之衔。

    杨姓文士见了这游徼模样,心里却是暗叹:“当初想出救赎论与有罪论之人,真是天才!”

    他正是到这遂宁两个多月的荀子门徒杨仆。

    在此地越久,他对于忠勇军及其制度、思想、理论的了解就越深,对这遂宁胡人的了解就越深。

    了解越多,杨仆便越谦虚、越敬佩。

    如今,朝廷在遂宁对胡人的政策,主要是两条。

    一就是仿照于安东屯垦团制度的军事化管理。

    所有胡人,全部打散重组,以邑落为单位,每五个邑落,编为一伍,二伍成什,伍什为村,俩村为乡。

    伍长称为甲长,通常是胡人中最年长者担任,如此既符合汉家士大夫和贵族的价值观,同时也能防止胡人相互串联。

    什长、村长则由乡游徼选拔,主要是选取各胡人之中的亲汉者、忠厚者担任。

    不求他们有什么能力,只求他们顺服和听话。

    而乡游徼则由忠勇军、楼烦军中的老兵出任,主要就是负责管理全乡胡人。

    组织他们劳作、照料牲畜、提炼奶酪,并掌握分配食物、物资,奖惩大权。

    一乡下辖一百个家庭(邑落),人口五百左右。

    实施统一的军事化管理和集体劳作。

    遂宁当局按照人口,配给给每一个乡牛五十头、马匹一百匹、羊五百头。

    按照屯垦团的制度,这些牲畜资料,统统属于国有。

    但是,牲畜产出的皮毛、鲜奶、幼崽则归属于乡集体。

    所有人都需要投入劳动之中,乡游徼、村长、什长、甲长层层管理和监督,并按照各自的劳动勤奋程度和贡献打分。

    十年之后,乡游徼所将撤销军事管理和集体劳动制。

    并分配给每个邑落牧场、牲畜、生产工具等。

    通过这样的制度,遂宁当局的统治深入到了邑落,渗透到每一个胡人身边。

    而所有胡人,都需要努力工作。

    他们生产所出,按照屯垦团的分配原则。

    一半归属他们本身,作为他们的食物、维持费用以及其他物资的购买费用。

    另外一半则分作三分,一份上缴国库,一份上缴遂宁当局,作为驻军的军费和物资配给,最后一份作为乡各级官吏的俸禄。

    这个制度是如此可怕和高效。

    不过半年,就将整个遂宁的胡人拧成了一条绳子。

    并且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居住于此的每一个胡人的生活,它让胡人能够吃饱肚子,让胡人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让胡人的父母能够安度晚年,更使得胡人们对朝廷与天子充满感激。

    更夸张的是——随着这个制度逐渐产生效力和利益,遂宁驻军对于中国的补给依赖不断降低。

    到现在,遂宁当局已经可以初步自给自足了!

    分配给胡人的二十多万头各类牲畜,现在每日产出的奶酪、羊毛,便足以维持遂宁本地的官府和两千多驻军的需求!

    遂宁当局现在甚至已经计划在明年,从各乡之中抽调一批年轻力壮,善于骑射的男子,组成遂宁民兵。

    这样,很可能数年之后,遂宁本身就具备了对外作战之力。

    十余年后,遂宁居民们将忘记自己曾是匈奴人的这个事实。

    两三代人后,遂宁人将彻底淡忘自己曾经是夷狄的事实。

    介时,此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