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八十四.蒙恬奔还,墨家巨子来访(第2/4页)  位面武侠聚美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李牧的境界。

    有些东西,光看,益处有限,需亲自领兵积累大量经验才熟悉。如襄城的作用,武瞾就没看出来。毕竟它位置有些偏,距离三岔口颇远,又是一个小镇,咋看之下,很容易在地图上忽略。而襄城确实非常重要,秦楚两军谁占据此地,谁几乎赢了一半。

    武瞾:“既然蒙恬率兵去攻打襄城,此城偏远,再想回援已来不及了。这时我军趁对岸的秦军兵少,强渡此河,先一举拿下秦军大营。”

    李牧:“不。我看到蚂蚁正在搬家,用不了多久,会有一场大雨降下。届时河水暴涨,无论是谁还呆在河边可就遭殃了。我不认为壁垒里会有多少秦军,尽管上边插了很多旗帜,但一定是疑兵之计,壁垒上的士兵也是稻草人做的。秦军大营就是一个陷阱。”

    天时,且是突变的天时,统兵大将往往容易忽略,进而导致重大决策错误的因素。

    李牧又指着河对岸一处山坡上的密林道:“如果我推测没错,此处的秦军,应驻扎在那里才对。像这种战场上的高地,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军阵变化,又能隐蔽,且距离壁垒很近,随时能加入战场。”

    武瞾心道:“嗯...哼!”

    许仙心道:“算了算了,人家好歹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带兵打仗的本事,咱们才接触多久,别太勉强自己啦。”

    许仙听从李牧的建议,率领大军火速直扑襄城。行至襄城,骑军先到,恰好撞见蒙恬要攻打此城。因秦军缺粮,赶路乏力,大部队还拉在后头,仅数千精锐在攻城。襄城在河的东岸,是个非常方便楚军的位置,楚军连渡河都不用。活该蒙恬杯具,心头正窝着火的武瞾带骑军猛冲,秦军大乱。后楚军步兵抵达,许仙立刻命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投入战场,钳击秦军,往河边的放心驱赶混乱的秦军。

    蒙恬在河边观战,随从一将劝道:“少主,撤吧!大势已去!你答应过家主(蒙武)的,只要失利一场,立刻弃军逃走。”另一将也劝道:“少主,败兵要退回来了!渡口这一乱,就再也没有机会乘船逃走了!”

    之前那将转了转眼珠,圆滑道:“别管大军了,您不愿用桓齮抢来的粮草,他们心里都埋怨着您。且少主不是败在许仙手上,是败在李牧手上。”

    缺粮之下,秦军内部发生了变化。桓齮四处打劫城镇,收集到一部分粮草,本要分给蒙恬一些。蒙恬历来反对桓齮的做法,果断拒绝。结果部下们饿着肚子心有怨气,一些将领还聒噪地投靠到桓齮麾下。这些是意料中的事,最让蒙恬难以接受的,是连续两次吃许仙的亏。蒙恬研究过许仙的带兵打仗能力,四个字“匹夫之勇”!本以为这一仗借天气之助,能击败此人,没想到被李牧识破计策,功亏一篑。

    “李牧...”蒙恬轻吐一口气,接受了失败,望了望李信的方向,叹了口气道:“我们走!”

    蒙恬渡过淮水支流,弃军奔还秦国。

    而大部分秦军被楚军赶至河边,无人指挥,争船渡河,一片混乱。楚军赶至,趁势掩杀,秦军死伤惨重。至近傍晚时,河边堆满了尸体,鲜血将河水染成红色。上天似不愿看到这人间惨景,忽降暴雨,冲刷这一切。许仙急令鸣金收兵,让楚军远离河岸。剩余少数秦兵劫后余生,本以为捡得条性命,不料暴雨倾盆,黑夜中路滑不知方向,全被暴涨的河水卷走。

    暴雨过后,一片天晴。楚军占据了襄城,许仙留兵两万驻扎襄城,并派兵打捞秦军尸体,谨防瘟疫。许仙领军八万沿河流直下,回三岔口,从后包围了此处埋伏在山上的秦军。秦军将领派使者下山请降。

    一个令许仙头疼的问题来了,因桓齮一路屠杀的关系,楚将们纷纷进言拒绝秦军投降,要求直接将山上的秦军全部消灭;有的甚至提议将秦军骗下山来,再全部坑杀!以报仇雪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