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4页)  私募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之道:白话投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十多年了。

    当然,本书中仅仅反映了本人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是否完整,尚有待未来时间的检验。在我看来,投资学是没有标准教科书的。投资基本上与开车相似,只有不断地实践,水平才能慢慢提升。

    本书的书名为《白话投资》,意思就是用大白话的形式来描述普通大众眼中高深的投资行为。用财经专业人员的眼光来看,本书的内容可能十分肤浅。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肤浅xìng”,我相信它一下子就拉近了与非专业的各行各业民众的距离。如果本书起到一定的增强民众投资信心、树立正确投资理念的作用,那么出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本书出版之际,整个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正在正确方向上疾行的中国,崛起中的中国会提供给我们每个人平等的机遇。只要拥有了正确的投资方法,财产xìng收入的财富数量一定可以远远超过工资收入!

    最后,还是感谢江涛女士将本人的博客内容编辑整理成一本书,没有她的谆谆劝导,我几乎认为本书没有面世的必要。那样的话,读者也就看不到今天的《白话投资》了。

    ☆、总序(1)

    记录  分享  升华

    从“一米阳光投资智慧丛书”到“基金经理投资笔记丛书”

    2007年12月10日,在北京城下了2007年第一场冬雪的时候,我写完了这篇总序,而后“基金经理投资笔记丛书”这套丛书也要于2007年年底前后陆续出版了。最先出版的就是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先生著的《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相继还会有一批优秀的公募、私募基金经理的著作不断问世。

    这套丛书从构思到付诸实践,继而见到成果,几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其中,支撑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就是这样一个信念:始自2005年股改之后的这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一定是需要记录和思考的。而且如果说这轮大牛市代表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崛起的话,中国的证券市场完全应该有条件诞生出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或者罗杰斯这样的投资大家,而且不应该是单个的,而可能是一批人。

    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或者罗杰斯?基金经理这一群体显然是最有可能诞生的土壤。不论是公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他们无疑是证券市场中最大的推手之一。而舆论界以及投资大众要么将其“神化”,要么将其“妖魔化”,这当中存在着不小的误读。

    如果能有一套丛书减小这种误读,同时使投资大众更容易籍此找到自己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在当前的证券图书市场上还罕见这类形式和风格的丛书,如果能够出版,也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

    在2007年3月初的时候,我曾经设想过这套丛书的名称 “一米阳光投资智慧丛书”。最初的想法是智慧犹如光芒,传播得好,能够深入人心,而投资智慧更是会有阳光般的威力,影响和改变很多人的选择和生活。巴菲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财富的功成名就,更在于其持久的、稳定的投资理念和思路,证实了证券市场上的财富能够取之有道。而且其投资思想犹如万丈光芒,点亮了很多人心中的光明,并改变了其人生。中国投资界已经有不少受益者,但显然更多的人需要受益,这套丛书就应该以此为宗旨。

    为什么会想到是“一米阳光”呢?首先这是我在2006年丽江之行见到的一个酒吧名字,当时的印象比较深刻。其次在我看来,尽管智慧犹如光芒,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层层封闭的,那么阳光即使就在一米远的地方,他也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改变不了自己内心yīn冷的处境。我所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