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0 章(第1/4页)  天烽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逵、郑泰、荀谌三人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可是,蝗灾并不因为官员cāo劳、百姓祈祷而退去。  相反,随着适宜的气温、干燥地环境而迅速壮大,河间郡、安平郡、中山国、常山郡、博海郡依次横向蔓延开去。  八月二日,清河郡、乐陵郡也出现蝗虫肆虐;三日,赵国、广平亦有蝗虫入境,形势迅速恶化。

    督军参赞沮授也在第一时间上奏此时,并利用手中职权调动冀州在编的三十个预备役师全部投入抗灾。  随后,高勇调令下达,驻扎冀州地第1机步军也开始沿路北上,采用围、堵、烧、熏等多种方法。  先将快速蔓延的蝗灾遏制下来。

    于是。  在这种紧张地气氛中,高勇地心情愈发恶劣。

    “蝗灾啊……”高勇昂首望天。  碧蓝的天空中万里无云,火热地太阳烘烤大地,鸟兽鱼虫尽皆销声匿迹,或许是因为这鬼天气,或许是因为军营附近的cāo练呐喊。

    “主公,并州治中董昭、薄曹陈琳急报!”司马朗气喘吁吁地跑道高勇身前。

    “念吧!”虽然尚不知道内容,高勇却也能猜出个大概,因为中山国、常山郡皆出现蝗虫,想必并州境内也有了征兆。

    “启禀主公:中山国、常山郡之蝗灾已蔓延进入并州,雁门郡、新兴郡已有小范围蝗虫肆虐,幸二郡地广人稀,目前尚未影响到田地。  然并州旱情日益加重,即便蝗灾不来,恐怕收成也较去年下降二至三成。  臣等请示主公是否可以减免灾区赋税,与民修养生息?”

    “嗯?”高勇神色骤冷,扫一眼奏报,“文和,你有何看法?”贾诩望一眼高勇,yù言又止。  高勇点点头,“无妨,只管说来。  ”

    “主公,此二人怕是要借蝗灾之便行己之利。  减免赋税听上去虽好,可主公治下农税已低至五十税一,与免收毫无二致。  因此,二人主张的重点应在减免商税上!并州乃去年新定,经商、营矿多为外地迁来的豪强、世族,其中不乏中原迁来的大族……”

    听到这,高勇制止贾诩继续下去,反倒是挥挥手让司马朗先行退出,而后才道:“文和是说并州境内有些豪强世族仍然反心不死?故此蛊惑二人上书请求减免税赋?”

    贾诩道:“主公所言正是。  此法一举两得:主公答允,他们凭白得利;主公不允,他们便可趁机造谣生事,败坏主公名声!”

    高勇微皱眉头:“此的要事,为何没听民政、警备两部提起?该死,忙于征战,居然把这个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此时,高勇才想起来,目前的统治构架中,有监察敌我军情的,有监督官吏行为地,有审查舆论情形的,却唯独缺少对内部的监察机构,一个平行于行政、军事、司法却又不会造成失衡的监控机构!换句话说,这个机构虽然由自己直接指挥调动,却也受到政务院、督军府的适度干涉。  想到这里,高勇脑中突然出现了三个可以胜任的人……

    “主公,并州地事……”

    高勇摆摆手,“暂时不回复,同时让奉孝秘密派人进驻,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子!另外,倭岛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留下五千兵力足以应付,还是把王信调来洛阳吧,此外马成那小子也一并叫过来!”

    待贾诩离去,高勇独自一人躺在藤椅上,喃喃自语道:“是叫调查局好呢?还是国安局?或者锦衣卫?不,这样不但麻烦,还会成为双刃剑,必须另想办法……”这时,高勇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有趣的词语:三法司!

    明朝设立的三法司分别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有职责却有相互出现重叠牵制。  不过高勇更看重的是其中都察院的职能。  现如今自己治下高法已经步入正轨,运行的相当完好,可监察机构却没能有效运转起来,也由此出现了许多疏漏之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