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3 章(第1/4页)  天烽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充公,反抗者格杀勿论!”

    三人互视露出狰狞面容,“将军放心!挖地三尺,属下也要筹集出大军所需粮草!”

    看着三人风风火火地离去,随后李挥退闲杂人等,低声问道:“钱粮充公,别儿究竟做何打算?”

    李别看看左右无人。  低声回道:“依小侄看,长安怕是坚守不了几日!根据两日观察,城外征北军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且平均分布四周,摆明了不让叔父辨识出主攻方向,如此坚守于我军极为不利!”

    “嗯?有何不利!长安城乃天下第二大城,若攻城必先填平护城河,哼。  就算给高勇半个月也未必能够做到!”李心恨,若有钱粮,何至于如此艰难。

    李别亦很无奈,“高勇摆明了两头下注,惑乱军心,可速攻绝不会犹豫;若不能速攻。  想必一定会死死围困,直到我军无力再战!叔父恐怕也为此而忧虑。  故,侄儿想,与其坚守,不如携带足够钱粮突围离开,只要冲出包围圈,天下之大哪里都去得!”

    李一听,脑筋转动起来,一只手轻轻抚摸逐渐肥胖起来的肚皮,“与其硬打。  不如以柔克刚。  只要有钱,便能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好。  别儿立刻着手准备!切忌不可让第三人知道!”

    “叔父放心!”李别低声答道。  二人几句话便决定了城内数万兵士的命运,可怜可悲可叹!

    ……

    “李会答应吗?”

    贾诩微微一笑,“主公以为呢?”

    高勇早已习惯与贾诩以朋友的口气讨论问题,“十成十不会答应!不过,若他真答应,我还真不知该如何处理了!”

    “若消息准确,长安城内粮食储备不足的话,诩到认为不应急于进攻,而要采取围困战术,直到把李饿死!”贾诩冷笑着露出yīn险jiān诈的一面。

    “启禀将军陈仓、商县急报!”兵士掏出两份战报递上前来。

    “嗯~”细阅之后,高勇急忙转身在地图上标注,说道:“文和来看看!陈仓来报,汉中正在向散关、斜谷关增兵;商县吕翔也侦察到荆州增兵丰乡城!”

    贾诩皱起眉头,“汉中增兵?难道说益州、汉中结盟了?”

    高勇道:“不无可能,益州要出来只有汉中、荆州两条路而已!刘表与刘焉同为汉室且各怀鬼胎,很难达成共识。  这么看来也只有汉中、益州有了协议!只是刘表为何要增兵呢?向我示威吗?”

    “恐怕他还没有那个魄力!”贾诩分析道,“或许益州明里示弱,暗中调兵,汉中攻长安,益州打荆州!”

    “哦?中原已经乱成一锅粥,看来益州刘焉终于要出手了!”高勇感慨道。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益州出兵后,大汉再无安泰之地!呵呵,当然,主公治下除外!估计许多百姓已经忘记了战争是什么样子了!”贾诩感触良多,“不过,益州出兵也好,正巧解除我军南部之忧,可全力对付汉中、西凉,只可惜不能长时间围困长安了!”

    “文和,汉中若出兵,会选哪条路?”不经意间想起诸葛亮数次出汉中攻长安的记载,高勇转头望向地图,未雨绸缪才会事半功倍。

    贾诩身为军师,自然知晓其中深意,立即取出标尺测量推算,片刻之后才缓缓抬头道:“增兵散关、斜谷关恐怕是幌子!若贾诩定计,必兵出子午谷,奔袭长安!同时,散关、斜谷关为策应分散长安兵力,其中以斜谷关为首。  其次散关,最后子午谷!”

    “咝~~”一席话听地高勇倒吸凉气,贾诩不愧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地谋士,大胆细致,谋定而后动。  倘若诸葛亮采取此计,恐怕历史已然改写!

    “子午谷?好吧,就让长安西南布防地41龙骑师多加注意!”说完。  高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