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董安于之死(第1/3页)  春秋狼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管是赵鞅处于何种原因,他对智跞的意见执意不从,不会伤到智跞什么,智跞还继续能够当他的执政大人。但但是对于一心想进入六卿的梁婴父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得知赵鞅坚决反对梁婴父入卿之后,气的梁婴父牙根都痛,“赵鞅啊赵鞅,若不让你受到挫伤,我誓不为人。”

    夜已经很深了,梁婴父来到大厅,见智跞还没有睡,“主公是不是还在为六卿的事情烦心?”

    智跞抬起头望着梁婴父,“哎,婴父啊!看来你要如入卿的事情是有些困难了。”

    梁婴父淡淡一笑道:“主公,其实梁婴父入不入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公您作为执政大人的威信以及智氏的将来。”

    智跞没有说话,但是他的脸色却愈发的难看。

    梁婴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实际上他的报复行动已经开始。梁婴父进一步对智跞说道:“主公,你可知道赵鞅为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为何晋阳之围长达半年依然如此之强大?”梁婴父很是聪明,他没有直接提到赵鞅与智跞在设立卿位上的意见相左,而是直接从赵鞅的实力说起,这才是智跞最关心的事情。

    “为何?”

    “赵鞅的势力会强大得这么快,都是因为他有一个重要谋臣---董安于。你想想,晋阳城乃是董安于所建,如果没有当年董安于建的晋阳城还有赵鞅的今天吗?”

    “说的有理,继续说。”

    “主公你可知道为何现在赵鞅会反对六卿制度吗?”

    “难道还是董安于出的主意?”

    “正是,我听说原本赵鞅不反对六卿制度,就是因为董安于给赵鞅出主意说实行四卿分治有利于集权才导致今天赵鞅反对咱们的想法。他可是赵鞅的左膀右臂呀!如果不除掉董安于,让他始终为赵氏出谋划策,赵氏终有一天会得到晋国。一旦赵氏得到晋国,那智氏的子孙们还有出路吗?”

    梁婴父的话的确是说到了智跞的痛处,他也非常清楚赵鞅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除了赵鞅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就是因为他的手下有一帮子能臣武将,而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就是董安于,他可是赵鞅府的宰(春秋时期家臣的首领),赵鞅的许多计谋都出自董安于之手。

    听完梁婴父的话,智跞在想即使不能设立六卿牵制赵鞅,那么杀掉董安于也能够断其手臂。

    “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主公何不借口董安于先发起战祸之名去责备赵鞅?如此一来既能够转嫁赵鞅杀死叔父之事,也能够把二卿叛乱的根源转嫁到董安于身上。主公你想想当下的局势要想一下子搬到赵鞅肯定不易,但如果把他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搬到,最后再一举拿下赵鞅可就容易多了,主公以为如何?”

    智跞久久不语,心想怪不得人言梁婴父是卑鄙小人,今日一看果不其然,但是梁婴父这个计策的确对智氏有利。智跞是一个老道的政治家,虽然他很想杀掉董安于来削弱赵氏,但是他自己不能说,这需要创造时机。

    当晚他将范皋夷、刘明等人请进了智府。

    第二天,晋国大殿。

    智跞出列启奏道:“启禀君上,近日接到探报说范吉射、中行寅两个叛贼已经联络齐国等反晋国家在两国边境集结兵马准备攻打我晋国,图谋重回晋国。”

    刚过完年,二卿就纠结兵马反扑晋国,这令国君晋公姬午甚是吃惊,“竟有此等事情?”

    “不仅如此,二卿还策反各自封邑的百姓发动暴乱;同时还请求北边的戎狄进犯我北部边境。三股势力已基本形成,进攻晋国在旦夕之间。”

    “这么说晋国危亦,各位爱卿快快拿个破敌之策啊!”晋公望着殿下的众臣道。

    众臣议论纷纷,但却一时之间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