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鲁郑交锋(第1/3页)  穿越当饭吃之欧式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快快讲来。”掘突焦急地凑上前去。

    “既然君上这几天一直对周卫装作对阴谋毫无察觉,那就干脆更进一步,向全天下装作您依然认为周召之位已是囊中之物。”

    掘突想了想,似乎开了窍。

    “臣请君上打着准周召的名义,周游列国,与诸侯们共商匡扶周室的天下大计。这样,一来显得您胸怀宽广,可笼络人心,二来麻痹天子与卫侯,以为您毫无防备。”

    “司营大人此计甚妙。”荆生主动夸道,“如此一来,君上可以光明正大地与鲁公会面了。”

    “司马大人过奖了,过奖了。”索丘愣了一下,赶紧回礼。

    “哈哈,只要你们臣僚团结同心,寡人何愁没有妙计可用?”掘突乘机拉拢贵族和商人的关系,化解他们潜在的对立心理。

    于是,掘突屁股还没坐热,就再次离开郐城出游,司间弦轲一路随行。

    郑伯一行为了让卫巫们信服,特意绕道先向南,在异姓小国许、陈那里点个卯,然后向东到蔡国访问。这三个小国曾经跟着卫国瞎起哄被揍,如今却又受郑伯礼遇,颇有些惭愧惶恐。

    尤其那蔡国,祖上本是可比肩周公、召公的开国权臣,却想不开参与“三监之乱”,沦为小诸侯。蔡侯一聊起这些历史,不禁感叹怎么蔡国老是站错队。他向郑伯起誓,这次一定全力支持新周召匡扶天下,绝无二心。

    掘突看戏演足了,便不再恋栈,继续访问同样曾经“助卫为虐”的宋、曹两国。一番寒暄之后,便拐向东北,直奔鲁国。与此同时,晋侯也在收到郑伯的密信之后,北上拉拢燕国。毕竟燕、郑太远,晋国稍微近些。

    此时的鲁国,新公即位不久,姓姬名弗湟,后世称为鲁惠公。这家伙在唐明皇之前,可是中国抢娶儿媳第一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犬戎之乱中,鲁国看似被边缘化,其实并非本意。掘突清楚得记得,幽王驾崩不久,前任鲁孝公就积极跳出来支持姬宜臼,当时几大诸侯都还没出手呢!可惜鲁孝公很快病重,无暇他顾,只好眼睁睁看着郑、卫、晋等逐鹿中原,还搞出个和天子平起平坐的“圣周召”。

    如今新的鲁公即位,自然不甘沦为看客。他们表面上托辞古制反对周召,实际上是想借诸姬大会重新确立鲁国的地位。就算自己当不上周召,也不能让别人轻视。

    从这点来说,鲁公的立场自然就与卫侯接近了。

    讽刺的是,当年卫侯即位时传令四方的大鼎,还被鲁公扔在西城门外。掘突看那鼎身在风吹雨打中锈迹斑斑,感叹政治上的敌友关系真是瞬息万变那。

    所以,姬弗湟初次见面,就给了郑伯一个下马威。别的诸侯都是郊外亲迎,他却只派了个小礼官代替,连三公这样的大官都没出动。

    掘突“大怒”,扭头就要离开。弦轲一看苗头不对,赶紧拉住缰绳一顿好劝,这才“勉强”稳住了主子。

    不用说,就知道这是俩人演的双簧。旁观者越觉得郑、鲁不和,他们的计划就越安全。

    到了宫门前,终于来了个大官司徒迎接。弦轲见状,赶紧上前对接。谁知对方竟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你就是那个家里世世代代做弓弦的弦大人阿?”

    弦轲一愣,眉头紧皱:“鄙人素闻鲁国乃周公之后,是天下人效仿的礼仪之邦。不知大人此问是否合礼?”

    “哼。”鲁司徒鼻孔里闷出一口恶气,敷衍的拱拱手道,“国君已恭候多时,请郑伯一行上殿。”

    宴会的级别自然也不会太高。堂上草草放着低等的酒肉,乐器只有可怜的一组。那姬弗湟端坐正中,满脸的横肉把眼睛挤得只剩两条眯缝,连眼神都看不出来。

    “寡人素闻鲁国礼义大名,今日得见,真是名不虚传那。”掘突语带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