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外交角力(第1/2页)  穿越当饭吃之欧式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侯气得浑身发抖,拄拐仗的枯枝手越攥越紧,恨不得将拐头摁到地砖里去。他想骂人,却一时不知该骂谁,总不能骂自个儿自作自受吧?

    恰好这时,老头儿随机瞥到了卫司马。对方一惊,赶紧把头低到尘埃里。可是已经晚了,卫侯一看他那怂样,跟瞬间点着的炮仗一般,以雷霆之力将拐仗甩了过去。

    “你这个废物,一个大败仗害得寡人如此窘迫!你不是软骨头愿意替郑伯请和么?好,那寡人就打断你的脊梁骨!”说罢,蛮横地让侍卫将其拖下去行刑。

    可怜的卫司马,已经被拐仗打得头破血流。他捂着额头上的伤口,一句求饶的话也没说。不知是被吓懵了,还是为了给自己留一点最后的尊严。

    群臣也被这突然的变故给震慑住了,个个噤若寒蝉。连圣司马这个一向喜欢挤兑卫司马的人,也不敢说话。在他们眼中,君上曾是诗经《淇奥》中描绘的那个谈笑风生、风度翩翩的政治家。然而,也许因为大半生太顺了,如今的他才会因晚年的挫折而蜕变为暴躁易怒的魔鬼。

    卫侯泄愤之后,身体仿佛被掏空。一阵眩晕袭来,吓得侍从们赶紧将其扶到卧榻上。

    卫内宰大惊失色,急着想上前,可刚探出半个身子却又犹豫起来。最终,他鼓起勇气开口道:“君上,在这紧要关头,卫国可都仰仗着您,什么都没有你身体重要阿!”

    卫侯缓了一会,有气无力地说:“内宰阿,你协助公子姬扬监国吧,先老爹不讲理。他气得大叫:“这是我家,我就是天理,我说了算!”

    这突然一吼不打紧,却意外带来了启发。何不利用主场优势把三方约到镐京来谈?这里相当于卫国的“家”,武装和臣僚都是自己人,自然能向对手形成压力。况且,如果能把会谈地点摆到卫侯眼前的话,他老人家也没法再躲,内宰的压力跟着就小多了。

    可是,如何才能说服周、郑来镐京呢?卫内宰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经过诸侯舆论的施压,卫国终于表态。在派出的各路使节口中,他们除了答应会谈,还盛情邀请各方来镐京相商。理由嘛,倒也冠冕堂皇。毕竟这里还是名义上的国都,天子在此主持国际会议当然显得更有说服力。

    姬宜臼的主场偏居一隅,本来就不是很好的选择,所以对这个提议还颇有兴趣。卫内宰抓住这点,重点进行游说。卫使按照出发前的指示,借着酒劲儿在宴会上发出模糊地暗示。他说,卫侯虽然早将宗庙修缮完毕,但一直不敢举办奉安大典,觉得自己不够资格请回历代祖先的灵位。

    申侯一听,不由两眼放光。要是这次能趁机促成此事,那可是宣示自己一方为天子正朔的绝佳机会。于是,外公一个劲儿得给外孙使眼色。就这样,姬宜臼迅速被卫内宰搞定,率先支持在镐京开盟会。

    于是,郑国一方陷入了被动,朝堂之上开始争论不休。

    索丘说:“镐京完全处在圣六师的威慑范围之内,我等就算带军前去,也是杯水车薪。君上切不可入虎口阿!”

    荆生倒觉得但去无妨:“天子主盟,设于都城名正言顺,也与我们试图抬高姬宜臼地位的想法一致。至于卫侯,在天下诸侯的众目睽睽之下,岂敢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卫侯可是小人一个,君上不得不防。”

    “卫国乃泱泱大国,是康公之后,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算他老糊涂了,卫国的臣子也不会答应国君做出那般名声扫地之事。”

    不出意料,两人接下来的争论自然又滑向了大国风范、贵族礼教之类,足见阶级出身对人的思想烙印有多么顽固。

    掘突在脑中仔细搜索了半天,确认春秋时第一次在盟会上使阴招的事儿,还得到一百多年后。主角还是那个生错时代的宋襄公。他以仁义自居,开会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