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节 道德整肃 1(第2/5页)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毫无起色,让她希望落空,眼下可以起死回生,她肯定喜不自禁。蒋纬国随即找到蒋经国:“大哥,你不是负责三青团(三民主义青年团)吗?”

    “嗯,怎么了?”蒋经国惊讶道。

    “很好。”蒋纬国点点头,“母亲搞的‘新生活运动’需要人手,大哥你的三青团也算人手充足,两者正好可以结合起来。”

    “把新运(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和三青团结合起来?”蒋经国更加惊讶了。

    “对!”蒋纬国解释道,“新运和三青团都是半官方的组织,并且在奋斗目标上可以说不谋而合。新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整肃社会风气,清洗国民的陈旧思想和衰朽精神,提升国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三青团呢?三青团的成员大多数是拥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较高的道德素质的知识青年,他们渴望为国出力,愿意为之积极努力,战争期间,他们赴汤蹈火、义不容辞,和平期间,他们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队。大哥,这事不是三青团出手,难道让我从军队里调动军人出手?”

    蒋经国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精神文明建设’,纬国啊,你创造的这个词真是鞭辟入里。咱们国家不只需要建设强大的军队、繁荣的经济,还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纬国,你打算怎么做?”

    “从三青团里抽调越多越好的热爱祖国、文化水平较高、道德素质较高、身体强壮的年轻人,组建成一支支‘文明纠察队’,前往全国各地、社会各层,无孔不入地展开该运动。”

    “嗯…为什么需要‘身体强壮’呢?”

    “身体不强壮,怎么打人?”

    “啊?打人?”

    “嗯,我已经拨款创办了一家皮鞭工厂,量产一种能打人时鞭鞭见血但又不会致命的牛皮鞭,统一发放给‘文明纠察队’队员。”

    “纬国,这不妥吧?精神文明的建设应该讲究教育开化、以理服人,怎么能动粗?”

    “我的大哥哟!对于那些满脑子石头一样旧思想的愚夫刁民,能讲道理?我也不是说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开化、以理服人,但是,教化是需要时间的,可是,太多的愚夫刁民干的事情都是伤天害理的,比如生了女婴就放在澡盆里淹死,生病不去医院却找巫师跳大神驱邪,怀疑某人是煞星灾星就将其用死刑处死,遇到自然灾害或为了祈祷风调雨顺而用活人献祭鬼神,买卖孩童妇女,等等等等,这些恶事,我们有时间慢慢地阻止吗?必须立刻让他们住手!既然是立刻让他们住手,肯定没法讲道理了,所以,鞭子最有效!”蒋纬国越说越心急如焚,越说越心痛如绞,他取出一叠厚厚的照片,“大哥你看看吧!这些是全国各地落后愚昧地方发生的各种惨不忍睹甚至令人发指的事情!都是因为愚昧而造成的!简直是作孽!必须杜绝!”

    蒋经国看了一眼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立刻被蒋纬国说服了:“纬国,你说得对!”

    “不过,大哥你说得对,三青团的成员们大多是知识分子,不够狠,我还是从军队里抽调一批人手吧!很多轻度残疾(比如断了右手食指、断了一条胳膊、少了半个脚掌、瞎了一只眼睛)的军人无法重归部队、再上战场,让他们带领三青团成员们干这事再合适不过了!”蒋纬国对蒋经国还是不大放心。

    兄弟俩取得共识后,再拉上宋美龄,新运活动立刻开始紧锣密鼓的展开。蒋纬国脑子最聪明,目光最长远,所以整体步骤由他规划。蒋纬国第一步是以三青团为主体、以南京军残疾老兵为骨干,组建“文明宣传队”和“文明纠察队”(也被称为“道德警察”),二三十人为一小队,一百来人为一中队,四五百人为一大队,两千来人为一联队,进行军事化管理,上城下乡,前往全国各地,以城市为中心,辐射覆盖向四周地展开活动。文明宣传队负责“动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