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节 三方会谈 4(第2/6页)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坐下。

    杨杰和蒋百里看了看蒋纬国,两人都目露赞许之意。两人并没有认为蒋纬国刚才是冲动,因为领土问题是不能存在任何妥协的,国家领土本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本就必须寸土不让。

    蒋纬国的愤怒和强硬是真心的,但他的目的是另有含义的。参加这场会议前,蒋纬国跟杨杰、蒋百里以及蒋介石、何应钦、陈诚、徐永昌等高层进行过反复商议,事实是明摆着的,中国现在被日本侵占着八省三市,想要通过战争拿回来,中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想要通过谈判和这场三方会谈拿回来,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很早之前就叫嚣“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比中国更需要满洲”,所以,控制东北四省是日本人的底线,不可能让步,哪怕借助德国人的力量,中国也几无可能迫使日本人让出八省三市或者东北四省。三方会谈,是中国的一个机会,但中国也是在走钢丝,中国依赖德国,需要德国,不能失去德国,所以中国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听德国的话”,德国人也知道日本人的底线,不会跟中国把日本逼到没有选择的死角里,因此德国人不会帮中国从日本那里弄回来全部的失地,特别是东北,无论是谈判、外交斡旋、政治压力还是武力手段。中国在眼下确实离不开德国,因为在眼下能帮助中国的,只有德国,中国的军事、工业、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都严重依赖着德国(在原先历史上,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中国苦苦地抗拒着日本的侵略,几乎是孤立无援,美英法基本上都是袖手旁观,甚至还大发战争财,苏联虽然帮助中国,但本意是用中国牵制住日本,并且苏联给中国的武器装备、物资设备都不是白给的,而是卖的,是以国际市场价格的三倍价格出售的,并且苏联只要黄金,不要法币钞票。真正大力帮助中国的,反而是日本以后的盟友德国。)。因此,经过反复的研究,蒋介石、蒋纬国等人达成最终共识:借助这次机会,争取再从日本人手中要回来一个省,这个要求并不是特别的“过分”,加上德国的帮助以及德国对日本的施压和利诱,成功可能性还是不低的。兵不血刃地再收复一个省,自然是善莫大焉的好事,到时候,无论是真的跟德日合伙打世界大战,还是翻脸不认账,跟日本再开战,中国的处境都会好一些。说起来,已经沦陷的八省三市里,东北四省是最有价值的,只不过,中国基本上不能通过打仗的方式收复东北,一来需要时间好好地整军经武,打败日本人不是容易的事,二来通过打仗收复东北,东北必定会被打烂,东北的工业设施十有会毁坏掉,那样的话,即便收复东北,也是很不划算的。中国需要一个完好无损的东北,不是遍地废墟的东北。

    “中国朋友们、日本朋友们,都请冷静点。”豪斯霍费尔微笑着道,“请听一听我们的提议,好吗?”

    蒋纬国三人和日方三人都没吭声,表示默认。

    豪斯霍费尔清了清嗓子,娓娓地道:“前面已经说了,我们德、中、日三大国各有优势,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为了让我们这个三国联盟集体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我们三国应该重点发展各自的长处,至于短处,由盟友弥补,这样,我们三国才能最快地达成我们的目的。德国的优势是陆军、空军、工业、科技,中国的优势是资源、人口、领土,日本的最大优势是海军,日本的海军是德中日三国联盟最需要的,也是三国联盟不可替代的唯一的强大海军。众所周知,海军是陆海空三军种里建设难度最高的、建设周期最长的、建设耗资最大的军种,而对付拥有世界第二海军的英国(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英国海军跟美国海军并列世界第一),德中日三国里唯有实力世界第三的日本海军才能担任。战争,已经为时不远,德中二国海军都很弱小,都没办法在战争爆发前变得强大起来,所以,日本朋友的主要任务就是重点地扩充日本海军的实力。因此,我们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