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少有人与你的标志主题完全相同(事实上,五大主题有3,300万个可能的组合,所以遇到与你完全相同的人的几率非常小)。鉴于你的五个主题都不是孤立的,上述发现便有意义。每

    个主题都与其他主题密切相联,而且会由于这些联系而有所修正和改变。下述一对主题的演化即是一例,说明通过替换其中的一个主题,就会使行为模式整体改变。

    “理念”主题描述了一种对理念和关联的热衷。“回顾”主题则描述对事情来龙去脉的一种本能的探索。两者结合便产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理论家,他花时间搜寻过去的线索来解释现在。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查尔斯达尔文。他惊奇地发现加拉帕格斯群岛雀类的鸟喙大小和形状各异,继而开始构思其自然选择理论的框架。

    现在变一下。保留“理念”,但用“前瞻”一种对未来潜力的迷恋来代替“回顾”。“理念”与“前瞻”结合创造出一个梦想家,他能从现在的情形中分辨出关键趋势,然后推断10年后这些趋势如何形成合力。想想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及其栩栩如生的目标一家一台计算机。

    现在保留“前瞻”,但把“理念”改为“信仰”用一套通常是利他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个人生活。“前澹”与“信仰”结合也能产生梦想家,但其梦想与上述大不相同。比尔盖茨及其同类想象的是二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前瞻”/“信仰”的梦想家想象的必然是一个更美好的人民的世界。他所关心的不是其理想多么创新,而是能产生什么实际效益。马丁路德金可能是一个最动人的例子。他不但将其一生奉献给种族平等,而且用这一价值观描绘了一幅未来的生动图画:黑人女孩能与白人男孩在同一个喷泉饮水,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手拉手走在同一条街道上。

    最后,保留‘信仰”,将“前瞻”改为“jiāo往”渴望了解别人并建立密切的关系。“信仰”与“jiāo往”的结合创造出传教士,而不是梦想家。这个人没有时间沉溺于灵感和想象,那太遥远,太虚

    无飘渺。相反,她想见到她正在帮助的人.她想知道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独特境遇。惟有这样,她才确信自己在实践自身价值观。这个人使我们想起了特里莎嬷嬷,而不是马丁路德金。

    我们仅仅改变两个主题之一,就从达尔文越至特里莎嬷嬷。如此,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你的行为会大大不同于那些与你共享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标志主题的人了。所以,切勿孤立地考察你的每个主题。相反,应当考察每个主题如何改变其他主题,设法了解其组合效果。这就是自知之明的秘诀。

    有没有“相互对立”的主题?

    对此的回答是否。传统的个xìng测试往往基于这样的假设:很多人类xìng格特征是互相排斥的。例如,你或是内向,或是外向,但不可能既内向又外向。你或是利己,或是利他;或是武断,或是随和;或是前瞻,或是怀旧。这种非此即彼的假设被纳入调查问卷。每个问题均经过特殊设计,如果你在某个xìng格特征上得分,就会自动在相反的xìng格特征上失分。这类问题被称为“自模”(ipsative)问题,这意味着,如果两种xìng格特征你都有,问卷将阻止你把两者都表现出来。

    “优势识别器测试”不是这样设计的,理由很简单:这种非此即彼的假设并不适用于实际世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成千上万的人拥有初看相互矛盾的主题。大卫G是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的总裁。他的两大主题是“取悦”(热爱把别人争取过来的挑战)和思维(喜欢独自沉思)。其“取悦”主题使他一天能打几百个电话,以求为他的公司吸引好电影。他的“思维”主题则赋予他一种沉思的风格,使他能进入剧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作家进行内心jiāo流。当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