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倒行逆施2(第2/4页)  灵飞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寒。微儿又为之附和,朱元璋问过一次,也就罢了。”

    乐之扬心口一热,忙问:“席道长,朱微也来看过我吗?”席应真点头说:“你病重之时,她每晚都来看你,这两日情形好转,方才来得少了……”他稍稍迟疑,又说,“她每次守在床边,都会偷偷流泪。”说着连连摇头,似乎不以为然。

    乐之扬伸手抚摸枕畔,但觉余润尚在、温香犹存,想象少女在枕边流泪的情形,心中不胜怅然,一时呆呆出神。席应真见他神情,正色说道:“小子,你不要胡思乱想,她是皇家公主,又已经许配耿家,于理于法,你都不该再有痴念。”

    这话不说还罢,乐之扬一听之下,登时心生愤激,大声说:“什么于理于法,统统都是狗屁。于法,朱元璋做过乞丐,不照样当了皇帝吗?他能做天子,我为什么就不能娶公主?于理,朱微压根儿不喜欢姓耿的小子,嫁给不爱的男子,难道就有道理了?”

    他一口气说完,瞪着双眼,大喘粗气。席应真盯着他,眼里不胜忧虑,半晌说道:“我答应带你入宫,如今已经践约,你也见过微儿,理应就此死心。我们再歇一晚,明天就出宫吧。”心想一旦出宫,禁城悬绝,也许可以断掉这段孽缘。

    乐之扬尽管不愿,也无他法。席应真一去,他因势利导,果如老道士所说,气血只能逆行,不能顺行,脏腑之气沉滞郁结,难以流转自如。乐之扬又尝试逼出内力,可是屡遭反冲,五脏经脉均是隐隐作痛,只好闷闷躺下,想到朱微的婚约,更是心如刀割,难以入眠。

    一夜无话,次日席应真上奏请辞。不久冯太监回报,朱元璋在太极殿训导群孙,命席应真前往殿中当面道别,又知他身体虚弱,特赐了一顶轿子代步。

    席应真入轿,冯太监偷偷告诉乐之扬,放眼贵戚大臣,能在宫中乘轿的也只有老道士一个,皇恩浩荡,当真羡煞旁人。乐之扬不以为然,心想:“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的时候,连轿子也坐不上。这世上强者为尊,一旦大权在握,就自以为高人一等,皇帝也好,公主也罢,都要吃喝拉撒,都有生老病死,同是血肉之躯,又比老百姓高到哪儿去?”只因朱微之事,他小小年纪,变得愤世嫉俗,一眼望去,但觉这皇宫中一切人事,全都虚伪矫情,惹人厌恶。

    不久到了太极殿,皇孙们左右侍立,小的只有十岁,大的也不过二十岁,个个屏息低头,聆听朱元璋和太孙朱允炆谈论政事。

    梅殷站在左侧,与一个中年官儿并肩而立。冷玄仍在朱元璋身后,佝偻无神,一如往时。因是皇孙聚会,殿上并无女眷,乐之扬没有看见朱微,心中老大失落,一眼扫去,忽见朱高煦也在队列之中。这小子顽劣惯了,站无站相,左脚磨蹭右脚,两眼东张西望,双手不时抓挠胸背,他直觉有人注视,掉头看来,见是乐之扬,先是一愣,跟着面涌怒意,恶狠狠瞪眼望来。

    乐之扬想起他被山、泽二主戏弄的情形,心中暗自好笑。此时拜见已毕,朱元璋下令赐座,朱允炆也上前说道:“老神仙安好,这几日忙于政务,未能参见,心中着实不安。好在今日得见,聊慰孺慕之情。”

    席应真起身还礼,笑道:“太孙国之储君,当以国事为先,贫道不过方外朽木,不敢劳烦太孙挂念。”

    朱允炆未及答话,忽听朱元璋冷冷说道:“牛鼻子,你先别跟他客气,哼,这国事么,他也办得不怎么样。”

    朱允炆一听,脸色发白,神气尴尬,忽听有人恭声说:“陛下息怒,太孙殿下初涉政务,尚未娴熟,不免有一些错漏之处。陛下天纵神武,雄图万里,自古明君均不能及。太孙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故而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只盼勤能补拙,能得陛下之万一。”

    说话的正是梅殷身边的官儿,他年约四旬,眉眼疏朗,彬彬儒雅,气度颇为可观。朱元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