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1/4页)  人生以快乐为目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不管做什么,很少会获得一句赞美,我考全班第二名,我的母亲会说:“某某某好棒,不知人家怎么考得第一名。”“国三”的时候,我常常考全校第一名,连男生的成绩也不及我,我想,这下我的母亲应该没话说了吧?但母亲却对我说:“你别以为你考第一名有什么了不起!你看隔壁的阿芳,人家都会帮她妈妈洗碗带小孩。”

    我被处罚常是没有理由的,有的时候是因为丢掉一支汤匙,有的时候甚至是因为弟弟顽皮,我的母亲会说:“都是你没有带好他!”然后,我莫名其妙地被打得通体鳞伤……

    童年的经验使我日后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做错事后自责甚深,苦苦和自己纠缠,像一只咬到东西就不肯松口的鳄鱼。我也以为,一辈子只有权利爱一个人,万一那个人不好,我“被骗失身”,那就完了。(下场当然很惨啦,在此不烦赘述。)

    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发现我不快乐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童年的不快乐经验。我当然不想象卡洛波桂一样,在她第二次离婚后,才大声责怪:“都是童年慧的祸!”不,我宁愿先治好自己的毛病,免得后悔莫及。

    方法很简单,就像约翰·布雷萧在《家庭会伤人》一书中所说的,你要先承认自己受到的伤害和自己的缺点,然后“用长大的眼睛看孩时的自己”,那么,你的多年沉痛才能不yào而愈。

    我花了很多时间观照我的心态,终于,我发现,我心中的那个受伤的小孩,慢慢地长大了。

    不久前,我无意间听到她说:“我们以前的教育方式竟然到现在变成错的。从前我们学教育,以为打压孩子他才会更好,现在的教育专家说,孩子只能用鼓励的方式,打不得也骂不得哩……”轻描淡写一句话,使我了解,我为什么有那么战战兢兢的童年。虽然,失去的已无法弥补了。

    “不过……”母亲又自言自语地解释道,“你还是很正常呀!”

    唉!哪个杀人犯的父母不是说:“我的小孩乖乖的,不可能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其实最不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常常就是父母。我后来才发现,我必须原谅我的父母,因为,正如我刚来到这世界上,是个什么也不懂的新鲜人一样,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的新鲜人啊!

    很多人的xìng格“遗传”自他们的父母,有的是好脾气,有的是负面倾向,像暴力狂、类似精神官能症的焦躁、悲观、凡事总往坏处想、歇斯底里、疑神疑鬼……如果对自己负面xìng格的来源没有知觉,那么一生都可能为它所苦,也使自己爱的人受了莫名其妙的罪。

    你有和你的父母相似的负面xìng格吗?只有正视它的起源,你才能免于受它的折磨。

    你可以摆脱它,因为大部分的负面因子,并非真正来自遗传,而是因为自小耳懦目染,或是受到某种不正常压抑,产生了xìng格上的制约反应。

    没有错,父母都爱你。但爱不能保证他们不犯错。就如我所说的,当你呱呱落地,在这个世界当新鲜人时,你的父母也都还是新鲜父母——他们多半还没有什么经验。他们自己或许都还没有真正长大成熟。

    写过《心灵地图》一书的心灵治疗师Mr.ScottPeck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很多人因不快乐的童年而受苦,又因“廉价的原谅”而继续受罪。他们在接受心理治疗时,第一次发现自己问题的症结后,往往对心理医生说:“好吧,我承认我的童年过得不快乐,可是我的父母也尽力了,他们也有对我好啊——我原谅他们。”但当心理医生再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原谅自己的父母,潜意识里,yīn影还在,啃噬生命的恶魔也还在。

    宣判自己的父母有缺失,对每个为人子女的人来说,都是很困难、很心痛的事。尤其对中国人来说,那是“大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