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有十万援军(第1/2页)  我是九皇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农见杨易这般模样,笑道:“小公子,老汉见你秀秀气气的,当时以为富贵子,别怪老农多嘴,在咱们蜀中吧,有钱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有当兵入伍,守家卫土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你瞧我那两个儿子,老大在商行里赚的钱多,老二当兵赚的钱少,可是村里人就羡慕我们那老二,不为其他,就因为他是当兵的。”

    杨易看了眼老农,却是道:“老丈啊,当兵固然是一件光荣的事,可是当兵却是比比任何人都危险,尤其是在这乱世,兵如草芥,刀剑无言,随时随地都有丧命的危险。”

    老农闻言叹了口,无奈道:“老汉又如何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呢?不瞒你说,每次我家老二离开去军营,我都担心他会不会一去不回了,说不担心那都是假的。

    可是没有人去当兵,我们有哪儿有如今的好日子过呢?总得有人去做吧?只是盼着有一天该打的丈都打完了,天下天平了,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杨易笑着点头道:“是啊再难的事总得有人去做,老丈你可是明白人。”

    老农笑道:“我算什么明白人,我都这一把年纪了,说不定哪天就入了黄土,只是我每日里看着我那嗷嗷待哺的孙子时,总会不自觉的想着等他长大了会不会就不会再过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杨易看着老农真挚朴素的面庞,不禁坚定道:“会的,一定会的”

    “呜~~~”

    这时,远处的官道之上响起一阵悠长浑厚的号角之声,随即隐隐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尘土漫天,遮阳蔽日。

    很快一队雄姿英发的黑甲骑兵向杨易等人飞奔而来。

    猴尖儿上前道:“殿下,该走了。”

    杨易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道:“老丈,我们就先走了。”想了想,又将自己手中的酒袋递给了老农,笑道:“这个您老带回去慢慢喝,喝醉了也不怕家里人寻不着。”

    “这这”老农似乎也看出了杨易身份不凡,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接。

    杨易见状上前两步,将酒袋放在老农手上,拱手行了一个晚辈礼道:“老丈您放心,您的儿子会平安回来,您的孙子也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哦?哦好”老农手忙脚乱的回了一礼。

    杨易笑着点了点头,决然的回身接过猴尖儿牵来的坐骑,翻身上马。

    回头看去,身后蔓延数里的蜀军将士昂首挺胸的立于道路之上,无数“蜀”字军旗在秋风中烈烈飘荡。

    杨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调转马头,冷喝一声:“出发!”

    一一

    一一

    大光二百三十三年,秋。

    入侵蜀中邛州的宇文莽分兵三万,绕过邛州城向成州方向南下,杨易亲率一万余人迎击。

    三日过后,杨易进入邛州境内,到达邛州中西部的温水县,而此时,宇文莽的三万大军就驻扎在六十里外的竹山,双方隔着一条干涸的小溪遥遥相望。

    蜀军大营,杨易中军营帐中—

    杨易高坐帅位,下面诸将分左右排开,每人身着铠甲,腰缚长刀。

    此时,一位牙将出列道:“殿下,我军兵力只有敌人三成,末将以为当固守温水县,借助城防优势拖延,待邛州城方向战事即定,再两面夹击方可取胜。”

    杨易还未说话,另一位将领已道:“此计不妥,且不说温水县本就是一处小县城,城矮墙窄,某些地方还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垮塌,恐怕很难固守。而且宇文莽之所以分兵,意在成州,他既然能绕过邛州城,也能绕过我们,到时候咱们更是不得不出城迎击。

    末将以为,当主动出击,利用我们熟知地理的优势,不断对敌军进行袭扰,一面拖延时间,一面切断敌军的粮道,不出半个月,敌军不战自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