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不忘(第一更,求支持)(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到耳中的时候,只让原本满心以为必死的众人,无不是猛然松下一口气,不杀他们?不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激动的哭了起来。

    不用死了,不用死了……

    孙之獬……

    突然,这会他们才意识到,他们为什么会被流放——全是因为他们孙家出的那个大官!

    这,这人都死了,怎么还拖累了九族!

    人死债不消!

    置身于孙家的祖坟,许大勇盯着面前的墓碑。

    “大清兵部尚书孙之獬……”

    冷笑一声,然后许大勇说道。

    “砸了!”

    在转身离开时,又命令说道。

    “把坟挖了,非挫骨扬灰,不灭我等心头之恨!”

    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后,他又特意看一眼远处的村庄,然后冷声命令道。

    “把村子也夷为平地!”

    “指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毕竟……”

    林允平的话还没说完,便看到指挥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指挥……”

    “林参谋,”

    已经跳上马的许大勇,朝着那边被点起火的村子,然后冷笑道。

    “你可知道,此獠除了首剃发迎降之外,还干了什么事?”

    林允平自然知道孙之獬的大名,这人可是国人皆可言杀的“汉奸榜”中的天字第一号,即便是洪承畴也不过是名列其后。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若非是其无耻献媚于满清,又岂有清虏所谓“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又岂会有“剃发易服”,亿兆百姓又岂会因其而死?此獠,莫说是流九族,就是诛其十族又焉能解我等心头之恨?”

    骑在马上的许大勇,随后又用愤愤不平的言语说道,

    “更让人可憎的是,此獠事清之忠,实难想象,当年谢迁民军破淄川县,因知其做过朝廷大官,既识文解字,又有从政经验,便动员其入伙为他们办事。谁料孙之獬不听从劝告,反而劝其尽快接受招抚,归顺清廷。遭到拒绝后,又惟求速死,但民军不许,仍然劝降。孙之獬于是骂不绝口,想以此激怒民军处死自己。民军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关了起来。孙之獬绝食五天后,民军再次劝降,他此时倒是尽显忠,仍然宁死不从,而且骂得更难听。被激怒了的民军对他施以酷刑,孙之獬昏死了多次,还是不屈服。民军无可奈何,就把他的4个孙子兰兹、兰藂、兰薮和兰蔼一同绑来,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威逼孙之獬屈服。孙之獬不为所动,依旧高声叫骂,当真可谓是宁死不降。随后民军一个一个地砍下他孙子的头。每砍一个,都问孙之獬从与不从?孙之獬眼睁睁地看着四个孙子的头被砍掉,义愤填膺,仍然高声叫骂。民军用针线把他的嘴唇缝了起来,他还是呜咽不已……此獠事清之忠,可谓是天下罕见!”

    摇头感叹着孙之獬对“大清国”的忠心耿耿,许大勇又回头看着那已经燃烧起来村子,然后说道。

    “你说大可不必如此,以许某人看来,非如此,不能树天地之正气,自此之后,夷其村、掘其坟,流千里……哼哼,若是按许某的想法,既然是诛其九族,恐怕都是轻的!”

    有时候,仇恨是不会因为时间淡去,尤其是对于这样汉奸,既然是其早已身死,但是刻骨的恨意,却不会因此而消散,在离开村子的时候,许大勇又特意对一旁的骑兵队长使了个眼色。

    领会到指挥的意思,骑兵队长点了点头,他知道怎么处理。而在骑兵队长策马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