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一来,江北不收火耗,江南却仍收火耗,不正是陷父王于不利之中,父王对此居然视若无睹,真是”

    提及银币的时候,郑经的脸上带着怒容,他出府开幕之后,所上书的第一件事就是江北擅铸银币,可谁曾想,这件事最后却不了了之——按大明律,银两本就是由商号私铸,江北只不过是改银锭为银币,所以并不违反大明律,毕竟江北并没有铸制钱。可谁都知道,江北的银币截然不同于民间自铸的银两,而是等同于制钱。

    “其实,王爷也是顾全大局!”

    冯锡范见世子满面的愤愤不平,便说道。

    “若不是王爷念其功在大明,又肩负守卫江北的重任,又岂会容其胡来!”

    冯锡范口中的“胡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正好付和了郑经的不满。

    “父王待人虽谈不上持之以宽,可是对朱明忠此人实在是太过宽纵了!”

    摇头感叹着,郑经又说道。

    “成功成仁,现在时人只知他朱成仁,又岂知若无父王,又岂有今天大明的中兴!父王若是对其再似这般宽纵,只恐怕”

    眉头紧锁,郑经的目中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忧虑,他看着远处时,神情越发显得凝重。

    朱明忠c朱明忠

    他从未曾考虑过此人是忠是奸,其实这根本就所无谓,就像张煌言一般,他朱明忠虽说出自父王麾下,但其绝不是父王的亲信,这才是最关键的!

    “世子,属下倒是听说一件事!”

    见世子有了兴致,冯锡范才继续说道。

    “属下听说,那朱明忠以江淮经略衙署的名义上书王爷,称欲对仕清伪官加以清算,从而明正典刑,令天下人不敢再为为清虏效力,不敢再为汉奸!”

    提及此事时,冯锡范的脸上带着喜色,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自取灭亡。

    “哦!”

    冯锡范的话,让郑经的眉头猛然一跳,然后看着他急声问道。

    “此事当真?”

    “回世子,若是不错的话,现在王爷他们肯定正在讨论此事!”

    “好!”

    郑经一听,立即吐出一个字来。

    “若是他姓朱的,当真提出此议,到时候本殿定会支持他,此等好事,我等又岂能反对!”

    别说郑经不会反对,就是王府的官员之中,同样也是无人反对,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件好事——对王爷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大将军,以下官看来,此议甚好,甚好,非但抄没伪吏家产,可以用于充实军需,而且又能威慑屑小,令其不敢再像过去一般肆无忌惮为满清效力,助纣为虐!”

    抄家!

    这是好事!

    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身闽省的府中官员来说,他们与江南士林本就没有太多的瓜葛,甚至可以说,江南士林本就瞧不起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对江南事清官员家产动手的建议,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非但不会反对,他们中的一些人,反倒觉得是件好事,尽管表面上抄家可以解决二十余万大军的军需,但他们所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作为提出者的朱明忠,必定尽落骂名!

    对于南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非但可解决军需用度,如此一来,正像成仁所言,不需一兵一卒,既可瓦解清虏于北方各省统治,南直隶c江西以及浙江本就是文教重地,出仕官员岂止万人,他们或是于京中,或是于地方,凭此一招,即可令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事亲至孝者,必定弃官返乡,而留任者恰正是不忠不孝之铁杆汉奸,如此铁杆汉奸者,纵是没其家产,流其家人又有何妨?”

    即便是王忠孝面对这件事中所带来的利益,一时间也无法找出拒绝的理由,他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