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5章 冬雪(第一更,求月票)(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怕是重感冒都有可能送命。即便能够保住命,淋雨后出现大量战士减员也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军队没有雨具这一条,就会大大影响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也正因如此,制作雨衣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在制作雨衣之前,忠义军已经发了防水帆布,而这种边长5尺的方块防水帆布可以搭成1人用c2人用c直至38人用的帐篷。现在下雨的时候,士兵们只能用防水帆布加斗笠挡雨。

    之所以如此,原因再简单不过——缝不过来!

    “缝纫”

    念叨着这么两个字,谁能想到,在这个时代,这么看似简单两个字,却成为军需被服数量不足最大的困扰,不是朱明忠不愿意提供性能良好的军用被服,而是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提供这些物资。

    就像现在,在军装与雨衣之间,只能先选择军装,至于雨衣,只能暂时置后,战士们只能用一块防水帆布先凑和着,毕竟,防水帆布不过就是一块油布加上四角四个铜钉以及十几根扎绳罢了。

    “这缝纫机的研发必须要加快啊”

    心里这么寻思着,朱明忠又一次想到搁在试验室中的那个缝纫机,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满足于原始的手工军需被服生产,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去“发明”缝纫机的念头,在过去的半年之中,他不断的尝试着在这个时代复制伊莱亚斯豪所发明的缝纫机,尽管他已经成功的设计出了其所采用了双线连锁缝纫法,并复制出一系列对现代缝纫机来说至关重要的结构,例如设置在针尖的针眼c自动进料装置等,但是因为对于缝纫机并不怎么了解,所以,现在他所研制出来的缝纫机,仍然显得很是粗糙,完全不能够满足缝纫的需要。等将来缝纫机完成实用化之后,落后的生产力对军用被服生产的制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为了避免进一步增加工作量,所以在军服口袋上,我们选择了裤子内袋,只有右手处缝有贴身口袋”

    王得云指着士兵右裤腿处缝出的那个口袋解释的时候,让朱明忠只是无奈的一笑,军装没有口袋,这是忠义军旧式军装的特点。之所以会有这个特点,是为了尽可能的简化军装的缝纫。

    忠义军的军装款式借鉴了19世纪后期的西式军装,并不像17或者18世纪的军装那么华丽,整体线条简洁流利。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生产水平,所以需要尽量的减化,为了有减少缝纫工艺,无论是上衣或者裤子都没有口袋,至于军人携带的信件c钱物只能装进挎包之中。虽说有些不太方便,但确实在最大限度内减少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战士们为了图方便却不得不选择自己缝上口袋,现在新制服多出了一个口袋,也算是基层的“倒逼”吧。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太过落后啊”心底感叹着时代的局限性,朱明忠过去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落后的生产力制约下,只能如此这般因陋就简。

    生产力瞧着眼前这看似颇为威武的战士,看着其腰间的武装带是以及用牛皮做成的与后世德军有些类似的y型背带,但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带边非常粗,可以说,生产工艺同样也极为落后。

    生产工艺c生产力的落后。“真不知道,换成其它人,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想到自己现在受困于落后的生产力,朱明忠自然有些头痛,不过历史并没有给他任何启示。

    忙活了整整一天之后,在朱明忠再一次离开公房的时候,来到门外时,却有些诧异的发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下起了雪来,外面的雪并不大,只是刚刚下起来,甚至就连地上还没有什么积雪。

    “下雪了”

    尽管天早就已经降温了,但是冬雪的到来,还是让朱明忠真正感受到冬天的到来,17世纪的冬天不仅来的极早,而且还很漫长。

    而冬天的到来又意味着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