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造币厂(求月票)(第2/4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满清的定制,早已经由红铜七成,白铜三成搭配变成了铅五铜五的搭配,非但如此,在铸造时还会偷减铜量,将重量减轻,而这样铸造出来的自然是劣钱,可就是这种劣钱,对于制钱不足市场来说,仍然可以被接受,不过这种接受是有限度的。

    就像现在,市场正在对顺治通宝一步步沦为劣钱作出反应,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顺治通宝贬值了。

    “听说现在市场上顺治通宝是每千文换一两?”

    瞧着成筐被铸造出来的新钱,朱明忠笑着问道身旁的郑居明,他原本是南京的工部官员,主持南京铸局,入清后同样主持江宁局铸钱,现在在江北主持铸币厂。

    “分地方,在清河是千文兑一两,在北直隶是九百文,在南直隶是九百五十文,若是在湖广,则是八百至九百文”

    虽说是铸币厂的总办,可是他同样负责铸造伪钱,这些伪钱会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出去,而最普遍的渠道就是借助淮盐出售的渠道运出,不过对此,郑居明并不了解,对于他来说,他的职责就是铸钱,铸造出尽可能多的铜钱。毕竟,铸钱千文含工本银甚至不足05钱,如此一来意味着利润将会达到一倍以上。

    除了铸钱可以获得丰厚的钱利之外,更为重要恐怕就是大量的低劣的顺治钱流通于市场,可以让其信用不断的下降,最终为百姓所拒绝,而理所当然的,到时候百姓更愿意使用成色极高的永历钱。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差,归根结底在于,江北c南直隶都大量铸造我朝的足色永历钱,即便是南京所铸的也是六成铜四成铅的足色钱,而且皆是一钱四分足重制钱,反而咱们现在所铸的顺治钱,不但将铜钱每文铸重由一钱四分改为铸重一钱,变铜七铅三为铜五铅五配铸。而大幅度减轻钱文铸重和减少铸钱用铜的比例,极大地降低了铸钱成本。如此一来,民间自然乐意用足色永历钱,而不是顺治钱,随着民间的永历钱日多,最后,这顺治钱自然也就被挤出了江直隶,而且随着大量的永历钱不断被商贩带到各地,各地的顺治钱兑价日高,百姓自然也就不乐意使用了”

    劣币驱逐良币,可是良币同样可以驱劣币。只要保持足够的良币供应,当然,这种良币还有可能被民间毁铸,被民间私毁改铸劣钱。

    抓起一把铜钱,看着这些不足色的顺治通宝,接下来它们还会继续降低成色,其含铜量最终将会低于五成,到时候,这些顺治钱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商品货币流通领域内顺治钱价格很快就会由贵变贱。

    想到这朱明忠便开口问道。

    “江白,现在咱们铸钱的成本是多少?我是说我朝的永历钱。”

    “回经略,现在铸钱坊用铜每百斤价银二两一钱,铅每百斤价银四两,铸钱千文含工本银在065钱左右,不过现在因为调至六铜四铅,所以成本会有所下降,不过寻常百姓,并不能识出成色下降。”

    将铜钱的成色降低,这是减少成本,获取更多钱利的最简单c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铸钱的目的虽说是为了解决世界供应,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同样也是为了获取钱利。

    “咱们现在的铜钱成色是六铜四铅配铸,顺治钱是铜五铅五配铸,永历钱重,顺治钱轻,若是万一民间毁铸永历钱,又该如何?”

    丢下手中的铜钱,深知这是一场货币之战的朱明忠直接道出了他担心的地方,一般来说,铜钱中含铜量越高,成本越高,含铜量越低,成本越低,重量越大,成本越高,重量越轻成本越低。

    “永历钱是一钱四,而顺治钱是一钱二,一钱一,直至一钱,若是毁永历钱铸顺治钱,自然有利于我,顺治小钱越多,其价值越廉,且最后我们也可以颁布法令,禁止清钱流通,可若是有人毁永历足色钱,改铸差色永历钱,又该如何?”

    既然现在江北发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