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1/4页)  交际与口才全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感而发,在这一句话中,凝聚了他一生的奋斗经验。

    威廉?詹姆斯教授曾说:“愿青年人不要为自己教育的结果忧心,不论它的界线何在。只要他在每日的工作时间里,每小时都忠实地忙碌着,就大可把最终的结果留待自己去处理。

    他可以十足自信地期待着某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是当代能者之一,不论他所选择追求的是什么。”詹姆斯教授的话同样适用于提高演讲口才的水平,只要你不断地努力练习下去,你便可以满怀信心地希望,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时,你已发现自己是城里、区里或单位里出类拔萃的演说家之一了。

    不管这话听起来多虚幻,它却是真正的道理。例外当然是有的。一个人心xìng、个xìng极度自卑,加上没有资料可为谈论,自然不能妄想有朝一日成为演说家。但是就一般道理而言,这个断言却是正确的。

    纽泽西州州长史多克有一回参加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的结业晚宴。他评论说,当晚他所听到的演说,好得就同他在华盛顿的参、众两院所听到的讲演一样。而这些演说,是由那些数月前还舌头打结、畏惧听众的商人们所作的。这些是纽泽西州的普通商人,他们却在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具有演说家的能力和气质了。

    在那些成功地获得了演讲技巧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天才,而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家乡小镇随处可见的寻常商人,但是他们肯坚持,也同样获得了成功。至于较特殊的人们,则有奇∨∨时会气馁,有时因为过分汲汲于赚钱,结果反倒庸庸碌碌。虽然是寻常人士,只要有胆量、有目标,走到路的尽头时,往往也爬到了顶端。

    这是合乎人xìng与自然的,在商业和其它各行各业中,相似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名闻全球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商业成功的第一要决是耐心与相信收获终将到来,它同样也是有效说话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之一。坚定地相信自己会成功,就会去做走向成功所必须做的一切,因而也必定能走向成功。

    卡耐基认为,大部分在他的训练班上受训的学员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对自己的信心大增,是对自己成功的能力多一分信任。

    爱默生说过:“无热诚即无伟大。”这不只是一句文学修辞,还是一个通往成功的指路航标。

    成功的演讲还必须深挖内容,力求使演讲更加深刻,这能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只触及问题表面的演说,要比深挖力掘的演讲容易多了。只是,若选择容易的路,听众便仅能获得很少的印象,甚或全无印象。题目缩小之后,最好是问自己一些问题,加深自己的了解,使自己准备充分,而能以权威的口吻来讲述自己选择的题目。演讲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就能使听众正襟而坐,分外留意,印象特别深刻。

    “我总是搜集十倍于我所要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达到百倍,”约翰?甘德曾这样说。他是畅销书《内在》的作者,他说的是准备写书或讲演的方法。有一回,他的行动尤其印证了他的话。1956年,他着手写一连串有关精神病院的文章。他前往各地的医院,与院长、护理者和病患者分别谈话,他日复一日,走了数不清的路,记满了许多笔记本。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政府与各州的报告、私立医院的报告、各委员会成叠的统计资料。

    最后,他写了四篇短文,简单而又有趣,是很好的讲演题材。行成文章的纸张,也许只有几盎司重。可是,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及他所依据的材料,却足有二十磅重。”

    甘德先生知道自己挖掘的,是价值连城的矿石。他知道不能忽视任何一部分。他是干这行的老手。他把心思全放在上面,然后把金块筛出。讲演也是如此,必须准备周密,以应急变。比方说,由于前一名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