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拜年(第2/7页)  橄榄绿之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的,结果一起被带走关在生产队的粮仓里;后来爸爸妈妈晚上去要人,才把你们俩儿一起带回来。想想那时的我们,不顾一切地想方设法帮着爸爸妈妈维持咱们家的生计;虽然还小,但是我们也算是很早就懂事了,所以,爸妈没有责怪我们。只是大哥三弟你们俩儿当时受委屈了,三弟都饿哭了。大哥最有样儿,敢于担当,什么都不怕!”哥儿三个边走边回忆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小峰小雪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儿,不时在旁边插话盘问着。

    没走出家门多远,两个孩子的小脸蛋就冻得通红,好在奶奶家离宇飞家不算远,也就是说说笑笑之间的路程。路上他们碰到了几个乡亲。简单寒暄了几句后就来到了奶奶家门口。

    奶奶家在村子正中央。宇飞清晰地记得当年院落和房子排列的模样。

    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儿大的。房屋原来是三间破旧的草房,三叔家和他家各一间半,奶奶跟着三叔一家生活。院子也很大,院落门口两家各有一个猪圈,接着是柴垛、哈什(是满语,也叫下屋,俗称厢房,是用来储存农具和各种生活用品的。)、鸡架等。房屋两侧屋舍对称排列着,很符合中国传统房屋建筑构造的格局形式。

    现在每年一到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柴垛旁边搭建一个大大的苞米篓子,而且还用塑料布把玉米篓子的柱子包裹住,防止老鼠爬上去磕玉米,这样储存玉米才安全可靠。

    宇飞参军前也和大哥二哥一起搭建过苞米篓子,记得先丈量好尺寸,然后根据储存玉米量来确定构建多大的篓子。

    一般情况下都是挖六个坑,埋下六根木桩,但是现在每年基本上都是埋八根桩子。因为分田到户后,粮食丰产了。不像以前那样,粮食产量低,连吃的都不够。桩子埋好后用铁丝拧紧上下横梁(较细一些的原木,只有6-10公分尺寸),下横梁离地面有一米高度,上横梁离地面有三米左右高度。最后是在上下左右横梁之间用铁丝拧上细小的原木作为栅栏,这样构成的六面体笼子被北方人称为苞米篓子就完成了。

    每年新年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院落门前埋上一根三五米长的木头,用来挂灯笼,以此烘托节日的气氛,给一年一度的新年增添了无限的快乐。每每新年的到来,都是孩子们最快乐、最高兴的时候。他们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跑来跑去,或玩耍,或帮着大人张贴春联,或希望从父母那里能够分得到一些只有新年才能吃到的东西。其实,虽说分田到户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但宇飞的家乡不但没有富裕起来,而且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没有从贫困中彻底解脱出来,每家每户除去上缴国家粮食外只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虽然不像以前在生产队时候挨饿了,但老百姓的手里仍然一点点富余的钱都没有,而且几乎每家每户原来欠着生产队的钱都还没有还上,宇飞回到家中的所见所闻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三叔家得生活在这个村落里算是比较不错的了,因为三叔是木匠,每年可以在闲淡季节打制一些家具外卖,挣一些钱补贴家用。经过多年的省吃俭用,手头渐渐宽裕了些,积攒了些钱,加之亲戚的帮助和外借,才把房屋进行了翻盖。房子还是原来的地基位置,只是盖成了三间大瓦房。房屋的阳面是用水泥伴石子混合贴抹而成,还绘制成了各种图案和花纹,很有风格,看得出瓦匠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木制的窗框刷着绿色的油漆,给人以新鲜自然的美感;而且是双成玻璃,中间镶嵌着方格子,从外观上就看得出一种清新、恬静和舒适。

    宇飞站在院子正中仔细观察着,院子很是整洁,还有早晨打扫时留下的痕迹。此时此刻宇飞的思绪像飞一样回到了童年,种种画面展现在他的眼前,种种往事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正是这个小院给他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载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