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1/3页)  定远侯班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建初二年(公元77年)阴历七月,疏勒国盘橐城外!

    从赤河城返回盘橐城后起,汉使团便全力助国王忠、国相寒菸、商尉纪蒿、击胡饿番辰抚恤阵亡国兵与吏民、恢复生产、重开商道,治疗战争创伤,重整已经破碎的河山!

    南道各国都伸出了援手,鄯善国已从弩支城运来了第一批二百套玄甲兵械,西夜国运来一百套皮札甲与兵械,于阗国提供了二百匹五花战马,纪蒿的商尉府又从乌孙国沽来一百匹乌孙马。权氏商队则从汉朝的河西,将九百余匹战马分批出关,正在赶赴疏勒国。

    这一次,敦煌太守赵统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帮了大忙。他下令阳关、玉门关守将秦惇、秦褒组织大练兵,科目是阳关戍卒顺着关城驰援玉门关,进而摆出西进驰援楼兰城态势。练兵期间,权鱼儿的权氏人马得以顺利将河西权氏张掖马场的乌孙战马偷偷走私出关!

    秦惇、秦褒曾是中郎将郑众麾下著名关城守将、汉军司马,是骑都尉奏彭的两个同胞兄弟,曾随酒泉太守段彭远征车师前国,将汉军戊校尉耿恭救回玉门。这次演习他们组织得可谓天衣无缝,隔绝了从敦煌城至阳关、玉门关之间的道路,令权氏近千匹战马得已顺利西行。

    阴历七月中旬,敌后斥侯芨羊从龟兹国派出隐秘信使,密报北匈奴西域都尉府正在磨刀霍霍,快速重整精锐甲骑,利用强大的国力和充沛的丁口资源,对汉使团构成压倒性优势。

    西域都尉呼衍獗按照呼衍王敕令,在龟兹、焉耆两国的国兵中精选出万余骑,加入由西域都尉府直接节制的常备甲骑,使机动精锐甲骑仍保持三万人规模。又从车师前国调南呼衍部三千余铁骑进入焉耆国,作为西域都尉府后盾。

    位于南道腹地莎车国明向汉暗向北匈奴,葱岭以西的贵霜国、康居国暂时对汉匈两国较量取观望态度。强敌环伺,形势严峻,双方都在憋着劲筹备下一场战争!

    汉匈对西域的争夺已经白热化,形势逼人,班超和他的使团必须抢在龟兹、焉耆国甲骑再度大兵压境前,重建疏勒国兵。为此,班超决定西域汉军本部兵全面采用募兵制。而各国的国兵、疏勒国各州的州兵,则继续采用役兵制。

    连年大战,疏勒国青壮男丁越来越少,“寡妇部落”越来越多,疏勒国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赤河大战后,权鱼将原疏勒兵四营残余人马近千人只留下五百余人,其余全部遣散回原籍,加入各州的州尉麾下做州兵,平时返家当妇人们的丈夫,务农耕作、生儿育女和放牧牛羊,战时随大军出征。

    权鱼、黎阳在盘橐城外组建疏勒国兵重骑营、屯骑营,兵员全部从各国商队、垦荒游民中招募。

    田寰向班超推荐勒丘城市尉令狐伊,作为东疏勒州州长兼州尉人选,而他自己在勒丘城全神贯注组建赤河重甲骑营!

    为帮助权鱼、黎阳、田寰募兵,班超很快就祭出了法宝,他以国王忠、左相寒菸、大都尉权鱼三人的名义,在《军功令》的基础上,正式在疏勒国颁行《募兵令》!

    《募兵令》规定,凡葱岭东西、沙海南北各国,无论国籍、出身,只要愿意加入疏勒国兵,并经过选拔被招募从军的,其家人一律可随之加入疏勒籍并按律授田宅,享受《垦荒令》、《禁椎令》、《军功令》所规定的一切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凡被选入西域汉军者,不管国籍,不管是游民、僦人(注:车夫)、驼民(注:商队苦力)、奴隶、徒附、俘虏,其家人每户可在疏勒国按一丁百亩、宅一区(注:汉时房屋单位为区)授田宅。西域汉军仿汉军制度,采用军功爵位制,凡有战事,则按士卒军功减免其户租赋。军功卓著者,则以爵位多寡获得国家奖励田苑,并可进入士人阶层,直至贵族,甚至出将入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