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1/3页)  定远侯班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使团下南道诸国后,治安迅速稳定,社会一下子安定下来,南道各国、疏勒国内的各城池,也迅速成为商道贸易中转站。葱岭以西各国商贾,纷纷通过罽宾国、蒲犁国,将货物运至疏勒各城或南道各国,再与来自大汉、鄯善、于阗等国的商贾易货贸易。

    来自大汉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铁器、漆器、瓷器和茶叶等,数量众多。葱岭以西各国的毛皮、汗血马等良马、木器、金银器,以及玉石、青金石、水晶等材质的手工艺品,各种植物果脯等,全都汇集到这里,在胡市上进行易货贸易或沽价交易。

    但来自葱岭以西各国的商贾,最抢手的货物却是胡姬和男仆,桢中城更是商道上最重要的人口贸易中心。到摸岭看女人,是各国贵族都要做的幸事。桢中城每个胡市上都有专门的人市,各国商贾在这里挑选、抢沽妙龄胡姬和昆仑奴(注:印度男仆,汉唐时主要商品)。

    想到去年秋季,自已也象这些女奴一样,身无寸缕,任凭这些色迷迷的商贾、贵族们上下其手,强烈的屈辱感令纪蒿阵阵颤抖!

    “吾也曾为奴隶,夫人既痛恨人市,何不关之?”一直陪护在身边的旋耶扎罗不解,便斗胆进言道。纪蒿闻言一言未发,如果按照她的好恶,她会毫不犹豫禁止奴隶买卖。可她是“汉使夫人”,不管是中原还是西域,奴隶买卖合法,她心里再痛恨,又有什么理由断了商贾财路?

    当时市面上流行的货币也五花八门,既有金银,也有安息帝国的四德拉克马金币银币,月氏金银币,于阗马钱,龟兹铜钱,但更多的是大汉的五铢钱。而疏勒国没有自己的货币,当时主要流通月氏国金银币和于阗国马钱。汉使团下疏勒后,大汉五铢钱很快便在以疏勒国为中心的葱岭下各国流通起来。

    纪蒿跟汉大儒刘伶之习经多年,对大汉贡纳商贸那一套稍有了解。此次她抓住机会,深入市井、商道与商队之间,看的越多,她越是忧虑繁荣背后的一地乱相。

    当时西域各国并无统一的关税管制制度(注:即关禁),各国各自为政,各地方贵族、大人自搞一套,关隘、关卡当道,配备司关或关吏,私自收税。各国均有凭“符传”(注:即通关文牒)、关照(注:类似于今护照)、过所出入关卡制度,没有符传等凭证出入关卡的商贾常常被没收货物,惩罚相当严厉。

    但即便如此,由于大驼队一般在各国都有内应,什么手续也没有的商队,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走私的,则十分猖獗!

    各地的关税税率也五花八门,各自为政。

    当时西域一般进出关税税率约为一成(注:即10%),但有的城邦国雁过拔毛,税率高达二至五成(注:即20%-50%)。由于沿途各国竟相收税,层层盘剥,分别征税,相当于多重关税税率。同一商品经过西域各国至至河西,累进税率平均高达十之有七(注:即70%)。

    除此之外,各城池的胡市中的市租,更是五花八门。稍微正规一点的市井,市租以买卖成交额为计租依据,市租率约为“百成有二”(注:即2%)。但由于各地军阀、贵族、大人巧取豪夺,市租成为盘剥商贾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且沿途沙匪、山匪劫掠,各地市井无赖盘剥,也让商贾闻风丧胆。

    纪蒿早在于阗时,便重拳整治了曾为祸西城大市的市霸无赖,并责令西夜国王萨莫克、王妃昆兰剿灭了百余昆仑山匪。现在她一直在思考如何促进商道贸易,此时在这座小城呆的几天时间,所见所闻让她越发焦心如焚。班超听说纪蒿驻在桢中城便故意不动了,原以为她动心机与他怄气呢,其实正是这趟考察,令纪蒿对如何繁盛商道,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想法!

    班超自然没有纪蒿那么“小心眼”,他闻纪蒿率领众姬到了桢中城,便率领汉使团匆匆赶到桢中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