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1/2页)  定远侯班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呼伦伏法后,宗正刘般、侍中杨仁、楚国中傅江革与其门人燕广等人,都依律奏请诛杀楚王。楚王不仅与北匈奴、司马南有染,而且还还作金龟玉鹤,刻字以为符瑞,招聚私兵,造作图谶,私编天下百官册,擅自增减官秩,设置诸侯王公两千石,罪证确凿,大逆不道!

    汉人重血性,更重淋漓尽致的渲泄情感。汉明帝当时在宣明殿内看到这些罪证时,震惊之余,心痛得泪如雨下。

    当年,御史台曾派侍御史尹敏查过楚王交结方士,当时汉明帝曾下诏从侧面敲打过刘英,希望他收敛一些。他没想到刘英已经走了这么远,但还是怒斥刘般、杨仁等人,“当年,樊鲦逼吾杀广陵王荆,吾未从之。今汝等又欲逼吾杀楚王,心何狠耶……”

    杨仁昂首道,“陛下,当年燕侯谋国之言,臣音犹在耳,不敢相忘!”

    刘庄象被电击中了一般,怒视着忠心耿耿、不怕死的杨仁。

    建武末年,山阳王刘荆因在先皇刘秀大丧时,勾连羌人谋反,而被削去封国,徙封为广陵王。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广陵相密奏,言刘荆再欲谋反。汉明帝便令雁侯樊鲦和羽林监任隗,一起审理刘荆案。

    樊鲦很快便查实罪状,然后向朝廷奏请诛杀广陵王。当时汉明帝在南宫的宣明殿上引见樊鲦,听奏后曾大怒道,“诸卿因我弟故,便欲诛之。倘为我子,卿等敢如此放肆邪!”

    谁知,樊鯈并未退缩,他昂首说道,“陛下,天下乃高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春秋》云‘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周公诛弟,季友鸩兄,其大义传诸后世。正因广陵王为陛下弟,陛下又一直恻隐、眷顾,臣等才奏请陛下。如果是陛下子,臣等不用奏请便将直接诛杀之!”

    汉明帝听了樊鯈的话,叹息许久。但最终,还是赦免了刘荆。

    这一次也一样,不同的是汉明帝在北宫的宣明殿上召见了刘般等臣。虽然众臣据理力争,依律奏请皇帝诛杀楚王。但汉明帝以手足之亲不忍杀之,最终只是废了刘英封国。永平十五年(公元71年),徙楚王刘英至丹阳郡,第二年刘英就吞金自杀了。

    在东汉初年的宫廷斗争中,血腥味并不浓。一代明君汉明帝,对意图谋反、大逆不道的兄弟,都宽大处理而未加杀戮。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难以想象的。

    刘英虽亡,但与其勾连共同谋反的列侯、功臣之后、官吏越查越多,让朝野经历了一场巨大震动。在外戚中,废太后郭圣通一脉中的新郪侯郭竟之子郭嵩,发干侯郭匡之孙郭骏,以及母舅一族的雁侯樊鯈之弟樊鲔长子樊汜、次子樊郴、少子樊梵等,均与楚王有染,罪行凿凿,铁证如山。

    汉明帝念樊鯈一生谨慎,且阻止樊鲔子与楚王刘英勾连,故而对樊鲔诸子赦免,其余有罪外戚均被治罪,并除封国。

    在朝廷重臣中,一大批二千石要员交通楚王。最让汉明帝震怒的是司徒虞延,不仅明知楚王反而不闻不奏,而且还通过楚王刘英的信徒黄初、幽州从事公孙弘等,主动与楚王交结。楚王谋反事发后,汉明帝下诏书斥责了虞延,此举导致位居三公的虞延畏罪自杀!

    各郡国官吏中,从会稽郡太守尹兴、太守薛汉以下数千人因与楚王刘英有染而被治罪。后因侍御史寒朗犯颜直谏以及马皇后求情,汉明帝曾亲至雒阳诏狱,赦免一千余人。其中,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为颜忠、王平陷害而入狱,汉明帝都一一还其清白。

    功臣之后中,石城侯王常之子王广、王梁之孙王坚石,马武庶长子马伯济、次子马檀,盖延长孙盖侧,耿纯族人、莒乡侯耿歙子耿阜,郭凉子郭元等等,共有数十位列侯、功臣之后,全部卷进了楚王案,封国全部被除,且多数因罪被下狱处死。

    更让汉明帝痛心的是,在刘姓宗室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