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殿上论战(第2/3页)  俊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名字就知是马弥和李纨的族人。”

    三人立起后,一个浑厚且带点疲惫的男声说道:“今日耗费时间甚久,实因此事重大,关乎我朝基业。既然尔等三人是各方推举出来的人才,接下去就快一点,直说西北接下去该怎么办!赵安,你主持一下。”

    “遵旨!”

    宣明帝这话,算小济了一把私。

    他让赵安来主持,意思便是赵安可控制三人的发言顺序和发言时长等等。郭平发现马弥和李纨的身形小动了一把,对这个安排肯定不满意。

    果然,赵安把第一个发言的机会给了李侍远:“下面就请幽州知府李侍远李大人先谈谈吧。李大人守着幽州也有好几年了,直面北胡,想来对于边疆治理定然有很丰富的经验。”

    话音刚落,右边站着的身材修长的官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这定然是李纨。最先发言的一般都没好结果,李纨自然会感到不舒服。”郭平推断。

    李侍远虽然面露难色,但又岂敢拒绝,只得道:“臣李侍远,乃苏太省人氏,自幼”

    “行了行了,这些朕都知道,你就直说,若是派你去节制西北军政,该怎么办!”

    “是是臣领旨!” 虽然宣明帝没给李侍远一个好脸色,可他也是经过李纨精选出来的人,结巴了几声之后又恢复了从容的神态。

    “臣经略幽州近十年,深知异族禀性与我有很大不同。在我看来,经略西北,唯有一字:守。若臣守西北,主要的方针一是屯军,防备入侵。二是构建要塞,择地市险要处构建。对内则安抚百姓,练就一支劲军。对外静待变局。一旦宁夏内部有变,则立起大军介入,如此西北可定。”

    李侍远并非是庸才饭袋,说出来的方针听起来十分有道理。

    刘安听完,嘴角微微一笑:“那按照李大人所说,我是否可以总结为坚守不出,静待生变这八个字?”

    “这?刘大人如果坚持这样说,也未尝不可。”看到刘安的表情,李侍远感觉有点不大对劲了。

    “宁夏原本就是我中华故地,分裂出去已百年有余,如果接下去的百年里面其内部仍然没有生出变故,那该怎么办?”

    “这”李侍远没有想到,刘安这一问,直接指向了他定的方针里面最要命的一环。

    “我族的基业,几千年的故地,难道就如此拱手而出?况且宁夏至今大部分人仍是我中华同族,难道我们就任由其被异族统治?”

    “咳咳!刘大人,侍远可没有说拱手不管,只不过现在的条件收回的不成熟嘛。”李纨看李侍远接不住刘安的问题,自己只得出言相助。

    刘安现在占了上风,可不打算就此打住:“恕我直言。刚才李知府所言,我可没有听出我方将有何主动之举。若是宁夏李家五百年后内部才生变,那我们是不是就要等五百年?只不过那时,李大人c马大人,我们人都在何处呢?”

    李纨有点急了:“刘大人!说事就说事,你扯那些不着调的事情干什么!”

    “行了行了,二位大人,李知府的意见我大家都听清楚了,我看现在就让下一位上吧?皇上,您看呢?”马弥忙出来打圆场。

    宣明帝点了一下头。

    刘安冷冷一笑,将表情又恢复成了一副冷面孔:“下面就请马柏森马大人谈一谈对策吧。”

    “是!启禀皇上,诸位大人,臣在西北呆了将近十年,对西北局势,应该说也点发言权。伪李家骄纵已久,对我朝的蔑视不是一天两天的。因此臣以为,要等其内部出问题,那可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解决西北问题,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攻。我朝已休养百年,国力日盛,而宁夏弹丸小地,乘着一时之割据偏远,又加之近些年无大战事,其兵马早已荒废,无心思战。宁夏的问题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