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八章 延绵数百年的误会(第2/3页)  招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宠爱,居功自傲,说穿了也不过是膨胀了,向皇帝撒娇呢,皇帝也许会为了平息众怒将他杀掉,却不会抄家灭门,可一旦造反,就是赤.裸.裸的背叛,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容忍。

    当时的帝位是从朱允炆手中抢来的,廖均卿的卦语又与朱允炆有关,只要走漏消息,等待龙虎山的一样是抄家灭族,所以张元吉要么干掉儿子,要么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泄露那句与朱允炆有关的卦语。

    而张元吉想到的法子就是自己去破解,他挖了九座山,埋了九口棺,故意向朝廷泄露风声,说自己准备靠风水造反,于是皇帝来杀他,理所当然。

    造反的罪名,张元吉可以担,儿子不行。

    明宪宗亲手封的天师,亲手废了,亲手再封一位,如果再废,那就是他的眼光有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皇帝不会再动龙虎山,张元吉本就是辜负皇恩的有罪之人,他心有怨怼而造反是正常的,只要龙虎山与他划清关系,皇帝不会降罪,但若是张原仪出面造反,便会让皇帝怀疑张元吉的所有后人了。

    后来的事就是许祈说的那样,张元吉假意安抚儿子,等皇帝的刺客来了,借机远遁,而张元吉说,当时的九龙棺根本没有任何杀招。

    他又不是真的想造反,只是被张原仪逼得在家里待不下去,又对廖均卿的卦语比较好奇,这才四处找了找,除了官赐村的棺材,其余都是空的,埋进去玩的,而官赐村里的大弟子也不是为了杀掉张原仪,是张元吉自认负这这位弟子良多,摆出一口让人返老还童,增加寿算的棺材阵来弥补他的。

    而张元吉总往明长陵跑的原因,也是想看看廖均卿曾在那里做过什么手脚。

    九龙棺的初衷是给张原仪解闷,让他慢慢找吧,找上几十年,什么心思都没了。

    可张元吉没想到,平日里对他言听计从的儿子,竟然如此偏激。

    藏在暗处的张元吉看着儿子在夜里借酒浇愁,看着他孤身犯险想要闯进明长陵一探究竟,看着他心力交瘁,在荒野求老天爷将父亲还给他...

    以张原仪当时的心境来说,要不了十年便会耗尽心血,郁郁而终。

    张元吉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他重回官赐,让大弟子找机会现身,让张原仪意识到父亲欺骗了他,让他彻底死心。

    于是睚眦三重函现世,张原仪的心碎了一地。

    如果张元吉在这时候飞升也就啥事都没了,但他又觉得亏欠儿子,便决定看他娶妻生子,守护他到寿终正寝。

    可他万万没想到,张原仪居然不肯死,居然一次次吞噬别人的意识,赖在人间不肯死去。

    这才到了张原仪猜对的部分,张元吉开始错愕,一个拥有诸多记忆的儿子,还是他儿子么?

    如果说起先的张原仪只是他放不下的牵挂,一次次冲向明长陵的张原仪便是令他头痛的心病,那走向疯狂的张原仪,就彻底沦为他的心魔了。

    许祈想尽办法骗我们开棺,这一点,他与他父亲想到了一处。

    天梦山鬼谷洞的棺材,就是张元吉骗他去开的。

    挖了第一口棺材的人,是在张元吉的控制之下,小茶馆里,当着张原仪的面说出这个消息的中年汉子,就是张元吉伪装的,将儿子骗到鬼谷洞附近,他又托人前去相劝与搭救,再一次告诫了棺材的凶险,希望张原仪放弃。

    实际上那时候的九龙棺不凶险,张原仪碰到的女鬼是他爸爸送去的,不过张元吉做了决定,他认为儿子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倘若再不听劝,他便真的要下杀手了,不是用八字,而是直接让张原仪死在某一口棺中。

    张元吉有这个本事。

    确信被父亲欺骗,张原仪喝了顿酒,在荒野中破口大骂,表达了永不放弃的决心,一定要开了棺材给父亲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