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回 父子间的争辩(第1/2页)  武林秘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雨肖娓娓的讲述下,一个并不生动但却意义深刻的故事慢慢在叶尘等人面前展开。

    故事的大概是:曾经有一对邻居,其中一个是潜心修佛的僧人,而另一个则是杀猪卖肉的屠夫。

    每天清晨,僧人都会早早起来诵经礼佛,屠夫则是杀猪赶集卖肉。而且,两人间似乎也十分有默契,无论是谁先醒来,都势必会喊自己邻居起床,以免对方失睡误事。

    时间过的很快,人生百年匆匆即逝,两人也都撒手西归。可是很出人意料,那个每日杀猪的屠夫,百年之后却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安享仙福;而日日诵经礼佛的僧人,居然坠入阿鼻,要受百世之苦。

    面对这个结果,僧人当然无法接受,于是心有不甘的他就去问佛主:“佛主,我日日清晨起床诵经礼佛,且一生恪守清规戒律,而屠夫天天一早杀猪,满手血腥。为何结果却迥然相反?”

    而佛主的回答却让他无言以对,因为原因很简单。每次屠夫唤僧人起床,乃是让他诵经礼佛,所以僧人所诵之经中,便也有屠夫的功德;反之,僧人唤屠夫醒来,屠夫则是更早的杀猪,那即便是屠夫动的手,僧人也依然罪孽难逃。所以,僧人虽说是出于好心,为了避免屠夫晚起而误了早市,可实则却确实将坏事,让那些被屠夫所杀的猪更早的面临死亡。

    故事讲述到这算是结束了,雨肖也沉默了好一会,才又开口:“这故事的本身是在警示世人:出于好心所做的事,未必一定是好事,所以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想这件事的后果和影响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再决定做或不做。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带着一片好心,就什么事都可以不顾及。其实,好心办坏事,还不如不办。”

    叶尘由始至终一直默默的听着,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不停的认同点头,因为他觉得这确实很有道理。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雨肖要在这个时候和他说这些,难道自己无意间也好心办了坏事?

    不过,不必他问,雨肖已经继续说下去:“所以,你坚持不杀人,甚至尽量避免与人交手,恐伤到对方,这究竟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说着,也不用叶尘回答,他就紧接着自问自答:“确实,在普通人眼中,杀人本身并不是件好事,但身为江湖中人,却又有不同。于江湖中人而言,杀人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区别只在于杀的是什么人?若杀的是善人,那罪大恶极。但若杀的是恶徒,却远胜行百善。须知,除恶即是扬善。”

    听到这里,叶尘终于弄明白他们四人今日这般作为的原因,原来他们是想劝自己开杀戒。于是心里苦笑一声说:“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没错,江湖上有些十恶不赦之徒的所作所为,确实是让人目眦欲裂,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但即便如此,我们就真有资格随意动手杀他吗?他若该死,自有天收,我们凭什么又是以什么身份,去擅自决定和结束他的生命?他烧杀抢掠等是恶,难道我们杀他这件事就不是恶了吗?”

    随之,他冷哼一声,扫视着眼前的四人,包括自己的亲生父母,又语带轻蔑的说:“不要告诉我什么替天行道,什么正义仁侠,什么人人得而诛之,这些都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老天真的需要我们替他行道吗?正义仁侠就必须杀人来证明吗?人人得而诛之更是荒唐滑稽。”

    “尘儿,你怎么能这么说,身为武林侠士,难道你就没有一点仁侠之心?不可否认,仁侠之名确实不能用杀人来证明,但若有仁侠之心,遇到这种人,或者听说这种人后,就必会有为民除害的。”听到叶尘这等近乎离经叛道的反驳,身为其父的雨肖,忍不住怒声训斥。

    只可惜,显然这对叶尘毫无作用,只见他不但言辞越加叛逆,甚至脸上还又浮现出那一抹久违的邪笑:“仁侠之心,全是狗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不为己天诛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