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靖难开始(第2/3页)  龙出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使者却被齐泰黄子澄拿下审讯,严刑逼供之下使者被迫供出燕王的异状,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与其母亲讨论之后,将此事告知燕王朱棣。于是朱棣和道衍马和等加快了进行举兵的谋划,道衍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燕王府中潜伏,以待变故。

    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七月初四带兵包围了燕王府。燕王朱棣用马和的计策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请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派出府内埋伏的死士将其擒获,并连同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同处决。

    当日夜里,朱棣命马和调兵清缴北平城内朝廷的势力,马和连夜入北平军营,提领直属于自己的青白朱玄四部人马,一举攻下北平九门,将朝廷针对燕王的势力连根拔除,遂控制北平城。

    北平事情告一段落后,燕王于北平誓师举兵,昭告天下曰:“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燕王朱棣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正式打响,建文帝闻燕王举兵,顿时召黄子澄、齐泰等朝廷重臣商讨对策。经过太祖皇帝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大明朝廷已经无将可用,建文帝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十三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

    马和早已经为今日一战做好了准备,他曾经多次观摩北平附近的地图,对北平附近的城池要塞兵力等情况了如指掌,在马和看来通州乃是要害之地,若是朝廷大军占领通州,则进可攻退可守于燕军大大的不利,所以靖难之役刚刚一开始,马和就像燕王朱棣请命出击。马和陈述利害,直言通州在战略上乃是两家必争的重地,当先下手为强。燕王朱棣大为赞许,遂命马和带本部两万人马攻取通州。

    为了确保靖难之战的胜利,燕王朱棣亲自请出了诈死隐居的杨璟统领北平军对抗朝廷,杨璟深感燕王当日厚恩,故付出统兵为燕王作战,北平军主帅强势归来,顿时使得整只军队士气空前高涨。

    有杨璟坐镇北平,马和也就没有后顾之忧。正所谓兵贵神速,马和接到燕王军令后,提领青白朱玄四部人马急行军令,当日便是君临通州城下。

    通州地处北平东南,比邻八里桥。通州乃是北平的咽喉之地,朝廷前日里为了提防燕王在北平城内布下了许多势力,却放过了通州这样重要的地方,若是朝廷早再通州布下重兵,那么燕王兵戈未动就已经被先将了一军。

    通州距离北平不过一百余里,城高势险易守难攻,若是朝廷在通州布下重兵,燕王进不能取通州,退不可守北平,纵然北平军兵精将勇也难以对远在南京的朝廷产生威胁。

    马和兵临通州城下,只见青龙营全部是清一色的冲锋战骑,战骑们身上银光闪烁皆为鳞甲,右手持一把精钢打制的长枪透着摄人心魄的寒芒。白虎营皆是铁甲剑士,左手持精钢圆盾右手持玄铁短剑攻守兼备。玄武营皆身披重甲,手擎巨盾以方阵之势一字摆开让人望而生畏。朱雀营则满载云梯冲车井栏投石等攻城器械,他们乃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马和传命三军齐声喊话曰:“燕王朱棣,奉天勤王,兵锋所至,群臣束手。通州主事者还不打开城门迎接我等进城。”

    万人齐声高呼吗,声威震天摄人心魄,山林中的鸟儿都是被惊飞了一片。

    马和深谙兵法,素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站为下。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马和自然乐见其成。

    在马和看来,自己如今可谓精锐尽先声夺人,料一区区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