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胡惟庸案(第2/3页)  龙出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避开了朝廷上的祸乱,却没想到身边的人却受到了殃及。马和与杨璟交情匪浅,他深知杨璟为人绝对不可能是乱党,杨璟牵连获罪实属无辜。但是太祖皇帝亲自下的命令,想救下杨璟恐怕实为不易。

    诛灭杨璟三族的话,杨婵恐怕也是株连其中了。想到杨婵,马和的焦虑之情更加重了三分。

    于是马和接到消息后,火急火燎的就赶紧去找师傅道衍商议对策。听了马和的消息后,道衍也是一言不发神色凝重。

    马和见师父都如此神色一颗心不由得微微有些下沉,马和艰难问道衍曰:“依师父看来,此次要救我义兄杨璟有多少把握?”

    道衍思索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难”字。

    要救杨璟等人就等于是公然违抗太祖皇帝圣旨,这种风险就算是燕王朱棣也是不敢轻易去冒的。杨璟的身份非同小可,他坐镇北平多年在整个北平军中威信甚高,如果杨璟被杀无异于是断了燕王朱棣的一条手臂,就个人感情而言朱棣也是很想保下来杨璟的。

    不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你想就可以办到的,很多时候个人感情往往只能给政治让步。

    付友德与太祖皇帝何等的交情,他早年甚至在豪洲战场上救过太祖皇帝的性命,但是太祖皇帝为了朱允炆能够平安上台,一样诛杀了与自己情同手足的开国功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太祖皇帝的个人感情恐怕是不想杀付友德这样的大臣的,但是奈何为了政治为了确保安全不愿杀也不得不杀。

    听了道衍的答复,马和神色更加难看,但是马和心中早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他都要救下来杨璟他们。

    杨璟获罪着急的不止是马和一人,朱棣也是十分的急切。燕王朱棣已经连发诏令召集诸位心腹王府议事,马和道衍自然也都在其列。

    燕王朱棣传召,马和和道衍都是不得不第一时间赶去了燕王府。马和知道此去一定会得到燕王一个态度。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燕王朱棣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直言太祖皇帝有命胡惟庸谋逆杨璟附逆诛灭三族,询问众谋士意见。

    众人闻言议论纷纷,一盏茶功夫后大家都是拿出了自己的意见。燕王府内多数人都建议燕王舍弃杨璟,称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太祖皇帝十分不智,若是因此触怒太祖皇帝恐怕得不偿失。

    马和听了众人的意见,脸色有些难看,但是他并没有忘记此行来的目的,马上上前抱拳对燕王曰:“将军杨璟南征北战多年功勋卓著,坐镇北平更是深得军心,若杀杨璟必然大失军心,于燕王十分不利此其一也。杨璟为燕王效命多年,劳苦功高倘若燕王不救杨璟恐怕会使人臣们觉得唇亡齿寒此其二也。杨璟为人素来忠义,被列为叛逆委实冤枉,若是燕王杀了杨璟实在是有伤道义此其三也。于情于理,杨璟都不该杀,冤杀杨璟弊大于利窃为王上不取也。”

    道衍听了马和的话虽然没有出言附和,但是依旧是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马和和燕王朱棣自然都看在眼里,马和心中自然是对师父十分感激,燕王看在眼里却是若有所思。

    虽然马和平日里都是深得朱棣信任,但是燕王朱棣作为北平的第一把交椅,他自然是知道马和平日里跟杨璟私教甚密,纵然已经有了道衍的从旁认可,但是这一次朱棣却仍就十分的犹豫。

    看见燕王朱棣踌躇不定的神色,马和的眼神微微有些闪烁。他已经决定了就算是朱棣不同意,他自己也要设法救杨璟一家脱困。

    燕王府内一场关于杨璟的议论暂时告一段落。议定之后,燕王朱棣并未当场下定决心。这让马和第一次对燕王朱棣感觉到有些失望,不过通过了这件事后马和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虽然是燕王的心腹但是却依旧难以影响燕王朱棣的决定。

    在燕王朱棣眼里,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虽然他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