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起始之地(第1/3页)  龙出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末明初之际,天下英豪辈出。从北方草原起家的元朝廷再也守不住这大好河山,百般挣扎之后,终失其鹿,天下英雄乃竞逐之,不知演绎出了多少悲欢离合,慷慨激昂。

    当其时,群星易主,龙蛇起陆。

    先时,有韩山童、刘福通等白莲教徒,借助“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间流言,登高一呼,天下皆反。后有元廷丞相脱脱帖木儿引百万大军南伐,将徐州等地杀得寸草不生,皆为一时之选。

    十余年征战厮杀过后,天下留下大大小小数十股势力,其中以北方纳哈出、李察罕,南方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为最强。

    这时,中原及江南之地,各地军阀杀得昏天黑地,真可谓是应了魏武皇帝的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

    因为这缘故,但凡有些本事的人家,无不想方设法地往岭南、四川、云南等地逃难,连安土重迁的想法也顾不上了。

    无他,当时这些地方虽然也是军阀遍地,但到底战事没有那么频繁,容易保全性命些。

    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彼时的彩云之南,时人称为“云南”之地是也。

    云南昆阳,此地繁华虽不及川中,但因为战乱的缘故,此时与中原相比也是有着些太平气象。

    此地有一户姓马的人家,其家夫妇二人既是回教的虔笃信徒,又是元朝册封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手下的贵族,因此在当地颇为受人尊敬。

    尤其是,马家家主马袁年轻时更是曾与妻子前往回教圣地,那被唤作麦加的神圣所在,去朝圣,在当地被尊称为“哈只”,颇为受到崇信。

    马袁共有子女四人,其中以二子马和最为出色,长得眉目俊秀,从小便聪慧过人,因而极为受到马袁夫妇二人的宠爱,从小就是全家的掌中宝。

    今日下午,年方十余岁的马和正在和自己的玩伴一起学习父亲的造船术。

    外面的阳光透过窗子射进屋中来,照在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的小马和和蹇维脸上,映出点点斑驳光影来。

    此时,室内正传来马袁清朗的声音:“前人在海中航行,偶遇海中大浪或吞船食人的巨兽时,船往往会被巨力撞得支离破碎,人皆丧身海中,实在惨不堪言。”

    说到这里时,马袁向下看了一眼,只见蹇维紧锁着眉头,小手还时不时的比划下,明显正在思考该怎样加固海船。

    对于这个弟子马袁是很满意的,虽然为人痴愚了些,但对造船术却是迷恋无比。自己这身造船的本领,日后恐怕就要通过这个弟子来传承了。

    想着这些,马袁又看了看自己的二子,马和。一看之下,顿时就有些哭笑不得。小马和此时虽然仍是正襟危坐,但双眼无神,嘴角还带着些痴笑,明显是对自己说的那些海中巨兽更感兴趣。

    马袁想想,感觉也是有些无奈。自己子女四人,论天资以马和为最,只可惜小马和自幼受全家宠爱,又天资过人,虽然讨家人的欢喜,却总有些定不下性子来。

    不过马袁为人宽仁,倒也不会因此苛责小马和,心里只想着日后要想个什么法子慢慢磨磨他的性子。

    正这样想着,马袁便看见家里的老管家马安在书房外探着头脑,似是在踌躇该不该打扰马袁的授课。

    马袁一向不喜其他人打搅自己的授课,家人俱都知道他的这个特点,更别提伺候了他二十多年的马安了。但即使如此,马安还想着是不是入内通禀报事,明显是有什么事要立刻告知自己。

    这样想着,马袁却也不急着出去见马安,而是先慢条斯理地整整衣服,然后对面前的小马和和自己的弟子蹇维说道:“行船海上,一有差池,便是不知多少条人命搭了进去。制船之人,更是该明白这一点,牢牢记住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之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