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乱尘埃】(第1/2页)  蒹葭采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晃眼两世的记忆在眼前走了遍,也只是那片刻迟疑,祁采采就欲要否定了去。

    “臣妇斗胆先请教大长公主何出此问?”一向温婉柔顺的沈夫人不同以往的强硬,稽首在地。

    昭阳大长公主不恼,反而笑得很为亲和,让宫人扶了沈夫人起身,说道:“老身糊涂了,不说清原由便问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是否心有所属,望沈夫人莫要见怪。”顿了顿,余光瞧着祁采采的表情,又道:“太子老大不小了,该再结门亲事给东宫添添人气,老身也是同太后说起才发现眼前就有这么个现成的人儿,但强扭的瓜不甜,还得看看这孩子是否有意。”

    这算是把话说透了,连窗户纸不留,也不必打哑谜猜了,就等沈小慎的答案。

    一鼓作气,再而衰。祁采采到嘴边的“臣女再无心于他”被打断后,就好像沉了塘,再怎么憋劲儿也说不出来了。

    可两世的痴缠,两世的仇怨,大仇未报,恩怨未了,她带着小慎的记忆重活于世,该负起两个人的责任,儿女私情不属于她,无论是祁采采或是沈小慎。

    “时过境迁,人物皆非。”祁采采一字一顿道,一语说罢有泪划过,忙垂首掩去。

    “臣妇深知小女会赫赧难言,难免口是心非,她……”

    知女莫若母,沈夫人猜到小慎会否认。

    小慎变得越来越坚忍,且更为要强了,沈夫人唯有猜测是因着沈秦庭的死激得小慎想要接下她哥哥的担子,所以选择了易钗而弁入仕为官,所以再遇挫折都未见小慎哭泣,沈夫人看得到小慎付出的艰辛,深知小慎下了极大的决心。

    沈夫人还记着小慎离开东苑那夜,她那眉眼宛如烟雨的柔弱女儿告诉她:“娘,您等着孩儿,等孩儿封官加爵就接娘出来住自己的宅子。”

    可哪个做娘的想看着自己的儿女一辈子战战兢兢活在面具之下呢?心疼的同时沈夫人为了能让小慎离开东苑重见天日,又怎会对沈知味说一个不字,她不求自己能逃脱沈府这个囚笼,远离冷漠的沈知味还有后院那帮心怀鬼胎的妾室们,她只愿她仅剩的唯有的女儿能幸福。

    太子谆谦和有礼,而小慎又心仪于他,再有太后赐婚做个正妃,即使有姜侧妃在,也算得上是一桩良配,却不想她抱在怀里的小肉团团哟,已经长成了可以出更似娇嗔,果不其然昭阳大长公主笑道:“倒是个知礼守礼的好孩子,比那姜家女好上太多。你且莫怕,老身与你姑祖母不都看着呢么,父母之命已经沾了,你何惧有风言风语?”

    姜家女也不知说的是姜贵妃还是姜鹭闲,反正见了姜鹭闲自己闯了祸还想着别人为她担祸事,昭阳大长公主便知此女不宜室宜家,故而沈太后找她谈起小慎,她深思熟虑后觉着是为可行的人选,且试一下又无妨,有她和沈太后看着两个孩子成不成的也不会有后患。

    遂昭阳大长公主见沈夫人要问话,直接答道:“沈夫人安心,太后可是姓沈的,又怎会让沈家失了脸面?芙元,将你的安排说与你这侄媳让她安心,也让这孩子知道坏不了她的名声。”

    沈太后极厌烦昭阳大长公主对她如同唤婢子般的语气,昭阳自带的那种颐指气使大抵是沈太后与她多年来难以言和的根本原由,若不是为了沈家,她堂堂当朝太后又何必对这远居齐州的老婆子客气。

    沈家小辈里的翘楚沈秦庭死了,沈家自沈知味之后就有了断层,无人还能转圜在与姜家的利益关系中,若还继续跟着如日中天的姜家支持沐阳王,到头来沐阳王继位沈家不过一代就是兔死狗烹姑置之,还不如险中求富贵,转而与昭阳大长公主、与萧家结盟,须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待太子谆继承大统沈家的富贵也能延续。

    “这又哪是片刻能说清的,天色不早了,大郎媳妇你便先自己回去吧,告知大郎一声慎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