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鬼不觉】(第1/2页)  蒹葭采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琴泣来迟了,大人别来无恙。”

    一句简单的话愣是被琴泣说的如黄莺出谷,娓娓动听。

    姜太傅锁着的眉头稍缓,却还是看着这的马车问道:“这么晚了,女先生还生着病,是去了何处啊?”

    干站在一边的俪妈妈倒不为自己被忽视而怨愤,反而为琴泣揪了把心。

    “应是‘来’了红袖招,大人问琴泣‘去’了哪可用得不恰当。微感小恙不足挂齿,不如正事重要,听大人在找我就自家中赶过来了。”琴泣已经自马车上下来,发髻微散,扶着哑丫鬟的手半倚在她身上强自立着。

    这模样看在姜太傅眼里是说不出的惹人怜惜,总是宛如空谷幽兰的琴泣一下子就有了人情味,憔悴是憔悴了点,可这小女人的模样着实难得。

    但姜太傅仍是抓着话里的漏洞反问俪妈妈:“不是说在楼里睡熟了?”

    俪妈妈叫苦:“大人哪里听得奴家说琴泣在楼里了,她这风寒严重,奴家早间休息时去探望过,想着此刻她该是歇下了。”

    姜太傅这才缓和了语气,走到琴泣身边将身上的披风往她身上一搭,说道:

    “是老夫问的唐突,来的冒昧,女先生莫怪,此处已不便再进去,招人耳目,与老夫同乘去老地方说罢。”

    俪妈妈有些担忧地望着琴泣,却被琴泣安抚的眼神按下了将要脱口而出的阻拦,马车悠悠驶远了,俪妈妈才收起视线回到楼里,这几日只怕都要高度戒备着了。

    城郊,姜太傅半靠在‘地宫’的龙椅上,露出疲态,索性阖上眼听琴泣说。

    “如果大人所得情报无误,那祁隆被劫,依琴泣陋见,恐怕是圣上的安排。”

    见姜太傅不语,琴泣缓了缓继续解释道:“天牢守卫森严,硬闯还有几分可能,但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得带走重犯,除非是圣上安排演了这出戏,琴泣想不到他法。”

    “圣上自己将祁隆下到牢狱受灾,为何要多此一举?”姜太傅突然发问。

    琴泣成竹在胸,侃侃而谈:“大人可还觉着圣上偏重着姜家?太子下落不明已多时为何迟迟不换立皇储?近几年宸妃的母族崛起可少了圣上的手笔?虽仅仅是猜测,对此,琴泣仍深感不安。”

    顿了顿,又说起祁隆,“祁家世代效忠大雍,祁隆乃圣上亲信,之前那份太子与蒙兀余孽勾结的罪证即使大人嫁祸给了祁隆,圣上也没有因此对祁隆用刑,抄家收监看似断了祁氏家业,实则不如说是对祁隆的一种保护,不得已而为的下下之策。”

    姜太傅陷入了沉思。

    仔细思量过往的事情,还真是如此,皇帝若真有心要对祁隆处刑根本不用顶着朝堂这么大的压力往后拖,说是为了稳定在回纥作战的将士军心,恐怕就是敷衍他的说辞罢了。

    祁隆只要活着,哪怕疯了,哪怕没有皇帝的任命,朔方的兵士就不会服从新上任的朔方安抚使。那帮粗人武夫全然不及京都读过万卷兵书的武将一根毫毛,但就凭着那股蛮劲能与鞑子打得不相上下,自然也不会怕什么京都委派的大官了。

    他安排的接任人选已经在途上,本来有石熙载支持夺下朔方郡仅是时间问题,现在祁隆活着离开了天牢,消息一旦传过去,那接任的朔方安抚使不一定能活到上任啊。

    朔方兵马与其说是受命与皇帝,不如说是听令与祁家家主,世代如此,如今是第五代了,朔方地界祁家积威深重,这或许也是皇帝对那封检举信毫不怀疑直接抓了祁隆削了官职的原由之一,毕竟以今朝皇帝的为人,是容不得功高盖主的存在的,同样这也是他姜家必须要祁隆死的原由,今后无论是沐阳王被改立皇储,名正言顺登基,还是不得帝心,最后逼宫上位,都容不得朔方郡有一个庞大的且不属于自己的势力存活。

    更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