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两百六十七节 疯狂(1)(第2/3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始元年就草创于朝鲜、辽东的官署,最初只是负责捕鱼和造船的机构。

    后来慢慢的永始二年、三年,获得了征讨北海及朝鲜、辽东不臣的权力。

    又在永始四年委任执政大臣临淄候辛武灵为帅,使得这个官署升格为九卿级别,因为在那一年,丞相让人将刚刚铸造好的青铜火炮,搬上了楼船的舰只上。

    并在随后两年,开发、设计和制造了数十艘可以搭载至少三十门三寸火炮的巨舰,命名为炮舰。

    而这些炮舰,全部配属在了北海楼船将军麾下。

    于是,北海楼船将军,成为了汉室第一个只靠战舰,就可以灭国的官署。

    这些年来,桑钧虽然一直在外,但他也听说了,丞相有意在未来,将楼船分离出大将军府的管辖,使其成为一个独立作战和独立核算的机构。

    换而言之,在未来,北海楼船将军兼北海都督府都督,甚至刚刚筹建不久的南海楼船将军府,都有成为新的执政大臣的可能性。

    不是递补,而是增加。

    将执政大臣从十二人的数量,增加到十三、十四甚至更多数量。

    自然,楼船官署和海洋事务,成为了汉室的热点。

    许多太学生毕业后,都削尖了脑袋,想往楼船钻,实在不行,就求个汉使的身份,驾驶一艘小船,远航出海,寻找建功立业的地方。

    从扶南向南,自扶桑向西,甚至沿着黑水向东,深入不毛冰原之地。

    而辛武灵家族,作为第一个吃到了甜头的家族,自然是怎么都不肯放过这块宝地的。

    所以,去年丞相听说有海商在扶南之南的大海彼端,发现了西迁的匈奴踪迹后,就下令从北海楼船调一支校尉炮舰,前往海商所指示的地方探索。

    临淄候最宠爱的侄子楼船校尉辛庆忌,于是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执行这一任务。

    说到底,都是为了家族基业。

    只是,这大海多风浪,凶险莫测,便是在近海,也有遭到风暴袭击而船毁人亡的例子。

    何况远赴万里之海呢?

    “临淄候若失了这个侄子,恐怕,陇右辛氏便要后继无人了……”桑钧在心里感慨。

    作为十二执政官之一,临淄候辛武灵的家族,自然也被汉室的八卦党们扒了个精光。

    和乃父桑弘羊一样,陇右辛氏,在辛武灵后也是青黄不接,后继乏力。

    辛武灵的七个儿子,除了两个庶子在令居、河湟拓垦屯田外,其他五个儿子都是廷尉衙门的常客,特别是其长子,顽劣不堪,被丞相亲自下令编管辽东反省。

    而辛家唯一可堪一用的,也就是楼船衙门的辛庆忌了。

    桑钧见过那个年轻人,比自己还小几岁,却颇为机警,连丞相也很喜欢他,常常叫他的表字,还曾写信勉励其在楼船为国用力。

    心中想着这些,桑钧就在田苗的引领下,来到了英候府邸的偏厅。

    田苗命人端来酒水,又召来一队西域歌姬,为其起舞解闷。

    过了一会儿,桑钧看到了,从正厅那边,走出来许多人。

    丞相的身影,赫然在列。

    而在丞相身旁,一个拄着拐杖的年迈老臣,则不断的拱手行礼,正是临淄候辛武灵。

    从其表情看,这位执政,似乎非常开心,还时不时的笑出声来。

    桑钧一看,心中一动,恰好这时田苗也来请他去拜见丞相。

    于是,桑钧问道:“田公,可是临淄候有喜讯?”

    “然也!”田苗也笑了起来:“刚刚从番禹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安南都护府所派出的船队,在都兰遇到了受辛校尉之命,运送珍宝返航的宝船三十余艘……言校尉已至身毒,遇黄支王不臣,杀害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