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八十四节 月氏王哭汉庭(2)(第2/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的是……

    盛名之下无虚士!

    汉,不愧是世界第一强国!

    不愧是那个能压着残暴凶虐的匈奴人,逼迫匈奴人跪下来磕头认输的伟大国家!

    可恨,当年,汉使至时,他们的先辈没有把握住机会。

    不然,现在至少可以混一个汉国盟友的头衔。

    有着那头衔,匈奴人再凶,也不必害怕了。

    秦大郎听着这些胡人叽里呱啦的议论,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更没有兴趣去询问翻译,这些胡人再说些什么?

    在他看来,这些自称是‘月氏国来朝天子’的使团,恐怕是某个犄角疙瘩里冒出来的小国使者。

    想着来长安城,妄图朝觐天子,获得一个大汉藩国的地位。

    这种事情,自去年英候张公大破匈奴于疏勒,迫使西域匈奴遣使称臣纳贡,并与那龙城的虚衍鞮单于一般向天子上尊号‘天单于’‘天皇帝’后,西域、西南夷、东夷各国,就纷纷削尖了脑袋往长安而来。

    都是企图靠着朝觐,混一个大汉藩国,令其国王得天子册封的家伙。

    可惜,这些人大部分都注定了徒劳无功!

    如今,大鸿胪对朝觐天子的使者,可是有着严格规定的。

    像那种从前千把人的小国,随便派一个人来,就能获得天子接见的事情,已经绝迹了。

    现在,能得天子接见,并为大鸿胪录入其藩国序列的国家,至少都得是人口数万,且足够恭顺的国家。

    至于册封?

    那就更难得了!

    便是乌孙昆莫,两个月前遣使来朝,向天子进贡大宛马一千匹,乌孙马三千匹,黄金一万金,使者更在宣室殿上以臣子礼三叩九拜,其国抬头更是‘乌孙昆莫臣翁归靡,顿首再拜天皇帝、天单于……’,令天子龙颜大悦,又有解忧公主亲笔奏疏,为之求情,才终于得到了天子册封,以其为乌孙王,赐金印紫绶,加西域北道都护使,许持天子节,为往来西域北道及葱岭东西的汉使、汉商提供庇护,又封其子元贵靡为‘安西候’,食邑两千户,赐天子剑。

    除此之外,便是龟兹王也只能得封次一等的龟兹伯而已。

    秦大郎听说,好像是大鸿胪与光禄勋商议好了,从此以后,若无必要,汉室将减少藩国封王。

    便是伯、公这样的爵位,也需要足够恭顺才可以拿到手。

    一般国家,顶天了也就是一个侯爵。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国家在西域地区大规模的裂土封爵。

    疏勒之战,新增的十三位有功列侯、二十余位封君的封国、食邑,全部在楼兰、龟兹、渠犁地区。

    从前的列侯,新增的益封户口,也俱在这一地区。

    据说,未来,除非有大功,不然所有新增侯国,都会封在西域。

    当然了,作为补偿,这些封国将恢复高帝旧制,既准许封君拥有封国的治权、执法权及官员任命权力,甚至,可以允许封君在封国拥有必要的私人军队。

    据说,这个政策是那位鹰杨将军奏报,天子许可的。

    也正是因此,才导致了如今天下郡国的豪杰丈夫们,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入北军、鹰扬旅的缘故!

    便是乡下的老农都知道,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到底有多重要?

    何况那些读了的士大夫,知礼的豪强以及有钱的富商呢?!

    所以,秦大郎看着那白衣胡人的眼神,充满了怜悯。

    因为他知道,这些自称‘月氏国’的胡人,恐怕就是在长安耗死,大约也见不到天子——毕竟,这些胡人太少了,带来的贡品,恐怕连西南夷的小国君王都不如,大鸿胪岂能会安排他们朝觐天子?怕是随便打发点回赐,就让他们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