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乡校 2(第2/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惨的?还被人拿来教育和训斥孩子,作为恐吓的手段了?

    不止张越,刘进也是目瞪口呆。

    “不想!”几乎所有的孩子,包括那个挨了鞭子的孩子全都挺直了胸膛,大声回答。

    “不想就要认真训练,不得懈怠!”那武官说道:“现在,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开始练习箭术!”

    “诺!”孩子们欢呼一声,纷纷奔向走廊,然后脱下身上的竹甲,三三两两的坐到了青石台阶上。

    张越轻轻走过去,走到那个方才被人抽了鞭子的孩子面前。

    这个孩子最多十二岁,在脱下了竹甲后,身体一下子就小了一圈,看上去有些瘦弱。

    但,张越发现,他的眼神很坚定。

    根本不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小朋友……”张越蹲下身子,对他努力露出一个笑容,问道:“你们为何连官都不想当?”

    “当官有什么好的?”小孩子闻言,没有多想,就答道:“哪怕能为有秩,也不过岁俸百石,得钱三五千而已……”

    “即使是县尉、县椽之官,岁俸六百石,得钱一万而已!”

    “还要营营苟且,恭于小人之事!”

    “我辈大丈夫,岂能为之?”

    说这个话的时候,这个小孩子面带沉稳,吐词清晰,显然他已经无数次被人用类似的话教育过了。

    就像后世的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教育——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你就要怎样怎样……

    张越听了一乐,问道:“那大丈夫该当如何?”

    “大丈夫当然要用马上之功以取富贵!”对方毫不犹豫的握着拳头说道:“上马为士,征战于沙场之上,取敌首级于万马之中!”

    “如此富贵可期,而家门得振!”

    张越听着浑身剧震。

    汉人是一个不避谈富贵的民族。

    事实上,无论是儒生还是法家拂士或者黄老士子们,所有人读书当官的目的,都是为了富贵。

    陈胜吴广起义之前,还是个农民的时候,就留下著名的典故——苟富贵,勿相忘。

    至于穷,在秦汉社会,更是原罪了!

    苏秦穷的时候,连家人亲戚也看不起。

    故此有成语前倨后恭与世态炎凉的典故。

    而到了汉季,这个情况随着文景以来天下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而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名臣朱买臣当年被他妻子威胁离婚的时候,就直白的说: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太宗时的名臣栾布更曾经公开说:贫贱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当世文人士大夫之中,就有着名言——君子耻贫贱而乐富贵矣。

    对于财富的追求,深深篆刻进了汉代社会的每一个阶级的骨髓深处。

    以至于史书记载‘凡人不能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则乡党不耻’。

    至于所谓的重农轻商,上农除末什么的……

    也就朝堂上的三公九卿说说而已。

    在民间,家訾百万以上就称为素封了。

    被很多视为列侯勋臣一般的地位了。

    很多大富豪甚至有着无数脑残粉崇拜……

    全社会对于财富的狂热追求,使得汉室社会,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滂湃的进取心。

    当初,博望侯张骞凿空西域,受封列侯,拜为九卿。

    瞬间引爆了整个汉室社会。

    数不清的年轻人,纷纷学习张骞好榜样,追随他的足迹,一路向西。

    他们穿越沙漠,穿过高山,很多人甚至靠着双脚,走遍了整个西域,拉开了汉室经营西域的第一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