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再闻《天之大》(24)(第1/2页)  蓝色地稻草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时回想,我们连一张像样的合照都没有。

    拍完集体照,表妹白佩兰走过来,不容分说对我喊道,“书袋子,让村梅给我们兄妹拍一个”,伸出右手轻轻挂在我的脖子上,然后伸出左手中指抬住我的下巴,一副调戏我的模样。我从小对这表妹头疼,她总是这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时常缠着我做东做西。村梅见她要和我拍这搞怪照,却显得极为乐意,笑道,“好啊,准备,茄子。”

    山村兄一直跟在月姨身边,登峰时与众人有说有笑,此时站在望远楼楼头栏杆旁,凝目远望,虽然霞光万丈,但脸上现出一阵郁郁寡欢,想来也是思潮起伏。只见他从装帧精细的布袋里取出一把红棕色的萧笛凑在嘴边,凝神屏息,却是一曲。箫声一起,原本吵闹的孩子都沉静下来。仔细凝听,只见那曲调沉郁顿挫,曲调婉转,从高塔上传开去,与长空千山相回应,更是撩人情怀。

    我不免感到诧异,想起这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qh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中诗词上下篇全然写的是关、山、月和征戍之思、之苦,与我们当今飞来飞去的生活全然不同,山村兄为什么在新春之际,太阳出云岫之时,不吹其它,独奏此曲?这个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我无法洞悉其中蕴意,也只好作罢。

    一曲吹罢,大家拍手称好,村梅站在人群中软语说道,“民生哥,再来一首!”山村兄微微一笑,嘴不离萧笛孔,点头答应。只见他轻换一口气,箫声又起。

    意境又有不同,尽管一开始尚有沉郁顿挫,但后来又却似欣有所遇,节奏忽而明快,忽而婉转,听着听着,仿若一阵兰花香从心底扑鼻而来。山村兄只见举手投足,神韵气质尽显名家风范,全然看不出曾经也同我一般光着脚丫子,骑着野性十足的大青马在风中追逐的农家穷小子。

    这时只见清音寺的钟声遥遥传来,“咚——”,一二三四五六七,清音古韵,悠远神钟。

    听到此,大家笑说已经看到日出,今年必将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现在赶紧上清音寺许愿去,争取八点钟能敲钟。孩子们不舍离开望远塔,大家又齐声呼喊:再见了,我们后会有期!

    众人便又相互搀扶着,沿着木梯和石阶慢步走下车边去。

    从望远塔到清音寺,开车过去二十分钟。只见青龙峰上,古柏森森,枫林阵阵,车子到了清音寺寺庙下的洗心潭,便只能弃车步行。孩子和老人们都很规矩地在潭中洗手净脸,然后方才上行。我也只好跟着大家照做。

    从庙中下来的香客络绎不绝,不停跟大家打招呼。我们一众进了山门,到了清音寺广场外,便听见流行歌后王菲唱的大悲咒,大家入了大殿,齐齐跪在蒲垫上磕头进香。我左看右顾,山村兄却是不见,想来并未进入大殿中来。

    我进完香,许了保我们一家平安之类的愿之后,走了出来。只见山村兄正在大殿外独自观山景。

    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不进香许愿?”

    谁知他说道,“如果菩萨都能保佑我们升官发财了,那不等于是行贿吗?”

    我回道,“当作心灵安慰吧,何必当真!”

    他笑道,“以前来这许愿,希望有一天,能够照顾好家人。可是你看看我,现在外表看起来很光鲜,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如果佛是我许愿之后她就保佑我能实现,那佛应该是神了。但我有一个朋友从不拜佛,按照说文解字说觉者即佛,就是爱人者是佛,智慧者也是佛。既然佛在我心,我何必要拜呢?我今天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