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董卓(二)(第1/2页)  三国之黄天鼎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之黄天鼎立最新章节!

    当然因为这些都是董卓早期的一些发迹经历了,再加上时间过久的关系,官面上收集的情报本身也不大全面,蔡旭也就放过去了,反正早期的事情对蔡旭来说其实也不大重要的。

    总之那就是一个,董卓在随后二十年内凭借着多年在边地南征北战下立下的功劳而后升迁的大致过程。

    没错,就是升迁。要知道虽然大汉时代,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首推军功的,那怕是到了后汉时代,大汉朝迁都洛阳,开始重用关东世家,并同时开始打压关西将门世家开始,这点也也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但是问题的重点在于规则上,习俗上虽然没有改,但人变了了啊!

    曾经以军功体系崛起,的关西军功世家的没落,本身就是对军功制度的最大打击。

    因此在后汉时代,立了军功是要封赏的,但这么个封赏其中可就有些讲究了,同样的,战功难道就是某个人一个人的功劳吗?

    不可能的!除了上官和同僚需要分配,手下的将校需要安抚外,其他的人也是要来打秋风的。

    最主要的就是关东的世家豪强了。

    大汉首重军功,因此在这个如今儒学血性还没有褪去的时代,就算是要当文官,那如果有军功在身的话,也必然会更有前途一些。

    因此虽然嫡系子弟为了保持其能力,这些世家贵族也不会在他们身上做什么手段,免得他们的下一代掌舵人长歪了。

    但一个大家族不可能人人都培养的,因此旁支什么的,如果有点上进心的话,也不可能不帮把手吧!

    如此,怎么帮,难道每次都动用自己家族积攒下来的人情关系吗?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是走正规途径帮他们!

    可同样的正规途径要是他们能行的话,那还用帮吗?因此只能是在规则的允许下,去别人那里蹭军功了,相当于欠了别人一点人情的意思。

    因此在如今的后汉时代,背后没有站人的普通将领,立下战功之后,一般都会被剥削掉大半的,这点他们自己也清楚,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毕竟付出一点点时间榜上一个大族的关系,对他们这些没有根基的人来说未来的路其实是会更好一些的。

    因此军功将领的升迁因为大量世家的关系,以及汉庭对武将派系力量的集体打压而变得十分困难。

    然而就是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之下,董卓却是那么出人预料的十分顺利的从一届土豪良家子先后又被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等官职等等,一直到最后一个直到现在还在胜任的大汉九州之一的并州刺史才算是达到了他人生第一次的职场巅峰。

    期间有没有波折和困难蔡旭不知道,但至少大的问题是没有出现的,董卓的官位那也是一直都在前进着的。

    而以董卓的出身来说,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内从一届寒门子弟到担任并州刺史的完美逆袭。

    他完全可算得上是这个时代寒门子弟中最好的成功榜样,没有之一。

    如果换成是蔡旭上辈子的时代,那董卓就相当于是从一个普通的小富之家出生,而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花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一路直上的爬到了封疆大吏的省会级别的大佬上了。

    那怕是偏远地区的大佬,那也是大佬啊!而且恰恰是因为偏远的不稳定,董卓这个大佬那可是一直都直接掌握着强大武力的大佬。

    更别说是之后的事情了,也就是换成了封建社会,将血统姓氏当作了大义和一切,要是换成蔡旭上辈子的共和时代,董卓这种有能力有手腕的人,那怕没有天大的机遇在,他也必然是能爬上那个至高无上的领导位置的。

    毕竟才四十多岁的他还有二十年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