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6章 目光短浅武好古(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与此同时,辽国东京道的战乱,又会为天津府的工商业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与其自己参与进去,还不如站在一边贩卖军火更有利可图。

    当然,不参与并不等于不能在辽东获取小块的,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又容易防御的据点。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已经认清现实的辽国使臣萧保先,再一次受到了目光短浅的天津市资产阶级的总头目武好古的热情款待。

    ……

    天津市。

    比起宋辽开战之前,那座界河商市的车马客商往来穿梭的热闹景象。此时此地,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幽州首府,共和之都的天津市,却显得有点清冷萧条了。

    现在是夏天,在以往的几年中,夏秋两季,都是界河商市最繁荣,最热闹的时节。

    而如今,这座商市也不能说完全萧条下来了。但是街道上的商客行人,却是少了很多。大部分的铺面虽然都还开张,但也显得清冷。沿着天津南城最宽阔的共和大街策马而行的萧保先,还不时见到建到一半就停了工的工地。也不知道是老板跑路了,还是工人们都去从军打仗了?

    看来武好古在天津的日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啊!萧保先扭头看了一眼和他并辔而行的武好古。

    这个几乎成为了“一国之主”的男人,比上次萧保先见到他的时候要消瘦苍老了许多,不过也多了那么几分居于人上的王者之气。

    也许他现在已经体会到了为帝为王的难处了吧?他现在貌似强大风光,可实际上却夹在宋辽两个庞然大物之间,从刀口上取利舔血。

    一旦宋辽两国的战争中止了,再联手向燕地压迫过来,燕地的王业,恐怕就到头了吧?

    武好古的确有点烦,天津市的日益萧条是一个因素。

    虽然武好古一直很努力的想留住天津市的豪商,但是他和大宋、大辽的对立,还是吓跑了不少投资者。

    即便那些没有被吓跑的商人,也因为战争前景的不明朗,而减少了投资。

    另外,接管了海陆市舶制置司的纪忆虽然履行了承诺,继续和天津市进行“北马、北粮、北药、北木”的交易,北地皮毛的买卖也因为天津市的垄断地位,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但是河北转运司方面却没有新的订单发过来了。天津市的砖石、泥灰、冶铁、军工、木器、造船等行业也因此渐渐陷入了低迷。

    最后,天津市的金融业也表现不好,资金持续流亡海州的京东商市。一部分害怕和“反贼”有任何瓜葛的金银交引绢帛铺和质库也都纷纷撤离天津市。虽然天津银行和京东银行趁机扩大业务,占领市场,基本维持着市面上的资金充沛。

    可是天津市的“金融中心”地位,也正在让位于京东市……

    不过在武好古看来,天津市的低迷只是暂时的。因为天津市还拥有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资源,还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还拥有庞大而且技术先进的制造业,最重要的是还拥有数万武装的公民。

    所以他并不怎么担心天津市的往来。

    真正让武好古烦心的,还是幽州这个集团内部出现了“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分歧。

    这个分歧在武好古的后宅中都存在,甚至可以说是分歧的发源地!

    “君主派”的头领就是西门青和她那条线上的人物,西门安国、赵钟哥、慕容鹉、慕容忘忧、张觉、张熙载、花满仓、柴励这一大帮子人。如果再宽泛一点,还有归顺到共和政府旗下的幽州各大豪强家族,也都是清一色的君主派。

    他们都希望武好古赶紧在天津登基,以燕国王或者干脆以大周天子的名义执政!

    而“共和派”则是以潘巧莲为后台的,包括了一批还跟随着武好古的开封将门子弟,开封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