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云台门徒 一(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牵马的?哦,还是在马站立不动的情况下。

    所以这个骑在马背上,双手脱缰去开弓射箭,还是很考验双腿的控马能力的哪怕不需要马跑动,难度也是不低的!因为射箭的时候,腰腿难免要跟着发力,胯下的战马(也许是走马)会感受到背上的人在活动,它们就难免跟着一起活动几下。或是走上几步,或是摇上几下。

    别的大动作是不会有的,给武举们骑的都是很乖的马儿,脾气暴躁的公马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要不然一场武进士考试下来非得弄死好些个……

    而对范之文而言,胯下的马儿一旦活动几下,他射出去的箭可就没一点准头了,说不定还会摔下来。

    要让马站稳不动,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骑术,可以不依靠缰绳,用双腿控马。这可就得有人教,还得刻苦练了。

    但是对于范之文这样的“大地主”家来说,要训练骑术可是很不容易的。要练骑术,至少得养上一匹好马吧?马都没有,怎么练?而且养得马也不能太差,毕竟考试的时候骑的是禁军提供的战马,不是江南两淮的兔儿马。

    一匹好马(当然不是肩高四尺七寸的一等战马了),怎么都要七八十缗吧?范老头半年的俸禄就没了。

    而且买了马还得会养,得雇个马伕吧?还得有上好的马料喂养吧?一匹马吃的比几口人都多啊!马伕加上喂马的开销,一年又得好几十缗。

    然后,还得请先生来教骑马射箭这个本事寻常的马伕根本教不了,得去阳谷西门家请名师来教,一年没有几十缗的束脩能行吗?

    有了马、马伕和马师之后,还得有弓。好的弓也不便宜啊!而且还不能只有一张,得上一套,从小孩玩的软弓,到五斗弓、七斗弓、九斗弓,一点点加上去。

    此外,训练马术得有场地啊!如今的京东东路可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上哪儿找空地去?只能圈上几十亩良田给范之文练习了,这几十亩地的收入可就没了。

    最后,范之文和他的武术老师的伙食也得跟上去啊。天天豆腐青菜的,营养跟不上,怎么练得出力气?这可又是一笔开销。

    算来算去,范之文如果想在三年之内掌握“骑射”的本领,几百缗的投资怎么都省不了的。

    而且,并不是这几百缗钱拿出来,武进士就一定能到手的!因为最近有消息说,新上任的官家,也就是宋徽宗认为骑马射箭的时候,这个马应该是跑起来的。让马站着你干嘛不下马来射?下马换张步弓还射得远呢!

    如果要跑马射箭还要中靶……以范之文的底子,没有六年怎么可能练出来?这下费用可就要增加不少了,而且马也有生老病死,六年时间很有可能要换马,这可就又是一大笔钱啊。

    范家怎么可能承担这样的花销?

    顺便提一下,范之文练习骑射遇到的困难,其实也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汉民族在维持骑兵武装时遇到的死结。

    当汉民族的经济基础还停留在庄园经济的时代,拥有大庄园的士族门阀总归还养得起“骑士”。不仅是因为士族门阀比较有钱,还因为大庄园的自给自足能力超过小农和地主,能够维持自家的马场和马群,这样马就是资产而不是消费品了。

    譬如武好古现在就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马场和马群,还能够逐渐改良马种。而范之文这种级别的“大地主”,根本不可能维持马场、马群,就必须通过市场去购买马匹来维持自己的训练。而这份花销,又是绝大部分宋人无法承担的。

    范之文虽然能够支付这笔花销,但是算来算去,最后还是不舍得。就在那时,他听说了苏东坡在云台山办学收徒的消息,于是就起了拜入苏门的心思。

    他其实也不奢望拜苏东坡为师的,只要能拜一个苏门君子或是苏门学士,也就心满意足了。

    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