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4章 大道 二(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学者,是哲人,是理解或追寻天地万物之道的学者。

    而要理解、追求万物之道,首先得看得懂问题是什么?这才能入门,才能去追求。

    而绝大部分做文章的儒,根本就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只不过鹦鹉学舌而已!

    当然了,那些进士儒生不知道的只是“大道”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世界观,或者叫自然之道也行。对于儒家的伦理纲常和政治抱负还是非常清楚的,要不然怎么做官啊?

    但是仅仅通晓伦理纲常和儒家政治思想,并不足以称为大儒。除非能在伦理纲常和儒家政治方面有所增益,才能称为大儒。

    而能够窥测大道的儒,毫无疑问是大儒了!

    “可是伊川先生给出了答案,万事皆出于天理!”范纯仁问,“你认为如何?”

    “伊川先生虽然给出了答案,”武好古说,“但却不是圣人和老子所论所求的道,而是一个没有办法证伪的道,和佛教、景教、天方教有点像。若是把伊川先生的天理换成佛祖、阿罗诃大天尊和安拉真主,大概也差不多吧?所以伊川先生的道,就是要将儒学变成儒教。这不是我想追寻的道,所以我不入伊川门下。”

    程颐就是要变“学”为“教”,用一个简单的答案天理创造万物,这个和上帝创造万物,真主创造万物也没啥不一样。反正天理、上帝和真主都是活人见不着的。

    韩忠彦皱眉问:“你认为程正叔的道是错的?”

    “不。”武好古摇摇头,“下官不认为伊川先生的道是错的,只是和伊川先生不同道而已。”

    “不同道?”韩忠彦追问,“如何不同?”

    武好古说:“伊川先生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不过下官却想去追求不可与闻的大道。”

    “不可与闻的道怎么追寻?”范纯仁好奇地问。

    “不可与闻的大道蕴藏在无数可以触及的小道之中。”武好古回答道,“譬如孔子问老子‘河水不知何处去’就是可以寻求的小道。下官以为,我辈儒者不能因为大道难求就放弃,应该要小道求起,锲而不舍,一代代人去追寻,终有一日可以由小及大,得到圣人想要追求的大道。”

    范纯仁沉默半晌,又问:“那你为何要拜入东坡门下?”

    武好古一笑:“因为东坡肉。”

    啊?

    在坐的几个人压根都没想到武好古会这样回答。难道武好古是因为东坡肉好吃就想拜苏东坡为师?他是想学做东坡肉吗?

    “东坡肉也是小道啊!”武好古笑着解释道,“虽然苏门中人也想从佛道中寻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东坡先生却依旧在东坡肉、东坡笠、东坡巾、东坡墨、东坡牙膏、安乐坊医馆和广州引水渠中寻求小道。我显然应该拜入他的门下,将这种寻求自然小道的精神传承下去。”

    “呵呵,”范纯仁笑了笑,“老夫知道了。你的确应该拜入东坡门下……看来东坡肉这样的苏门之学要在你手中发扬光大了。”

    东坡门下,已经稳了!

    不过武好古还有所请,就是传播大道于四海!

    “解禁儒家经典外传?”韩忠彦听到武好古新的要求可有些皱眉头了。“这是唐朝留下的老规矩了……”

    “但并不是个好规矩。”武好古说,“唐朝订立此法的本意,是为了防止四夷效法中原的典章制度,建立朝廷和中原对抗。然而这样的规矩对我朝没有任何意义,契丹人建立朝廷比我朝更早,高丽国、大理国、安南国、西夏国也都有朝廷了,孔孟之道也早就传到那些国家去了。我们现在紧张儒家典章外传毫无意义,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害无利。”

    “为何是有害无利呢?”

    武好古说:“因为天下并不只有儒学名教,还有佛教、天方教、西方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