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1章 海州吴家(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同老海商火并的准备。

    而眼前的这位吴家水军头,很可能在未来成为武好古在水上的敌人。

    跟着吴延恩和吴家水军头一起来的还有多达几十号人的随从和一支马车队,大部分的随从也都带着弓箭和朴刀,全是又黑又壮的汉子,和西门家的打手团或有一拼。这些汉子都是步行而来的,没有人坐车或骑马。也不知道是他们不会骑马,还是吴家水军有什么讲究?

    “大官人,这位就是吴家船行的承直郎吴大官人。”

    花满楼也跟着吴延恩一起来了梨花别院,看见武好古和西门青一起从院子里出迎,就连忙开口介绍。

    吴延恩原来也是有官身的,还是个文官,是从八品的右承直郎。这个官当然不是考科举考出来的,而是花钱买的,所以在承直郎前面还有个“右”字。不过花满山在介绍的时候,故意省略了这个“右”字。

    武好古一拱手,笑道:“见过吴承直,久仰,久仰。”

    吴延恩则很四海地朝武好古一拱手:“老夫在海州就久闻武东门大名,今日得见,真是有幸了。”

    西门青则行了个福礼:“吴世伯一路幸苦了,莫不如先到宅子里面做做,喝碗海州的云雾茶,再尝尝梨花别院的开封菜吧。”

    梨花别院的开封菜当然比阳谷县金拱楼的开封菜强多了,毕竟开封七十二楼之一的潘楼,就是潘家将门的产业啊。

    “好啊,老夫可是有日子没吃开封菜了。”吴老头笑了笑,就跟着武好古、西门青一块儿往梨花别院里面走去。

    吴老头子和武好古、西门青还有花满山,一块儿入了梨花别院的中堂,分别落座之后,那位持着朴刀的汉子却没有跟来。

    很快就有别院的女使上了香茶,宾主双方一边喝茶一边寒暄,扯了一会儿闲篇,老头子才将话儿引入了主题。

    “吴东门,老夫听人说朝廷打算在界河入海之口左近搞一个甚底商市?”

    “确有此事。”武好古回答,“不过此商市须得和辽国合办,目前还在同辽人商谈。”

    “这商市……由商人买扑?”

    “由商会买扑,”武好古说,“朝廷设市舶司于商市之外,对从商市入宋土之货物抽税和买,同时检查有无违禁之物出入,其余商市之事,一概不管,皆由商会加以管理。”

    “这商会……谁说了算?”

    “股东。”武好古说,“一旦辽人允可,商会即可招股,由辽宋两国商人投钱入股,目前拟招三十三股,每股一万缗。每一家商户限一股,不得多投。”

    武好古现在和吴延恩说的只是“灯塔商市”建设的初步方案。

    三十三股,每股一万缗,一共就是三十三万缗!这笔钱主要是用来购买商市土地、挖掘环绕商市的壕沟、修建保护商市不被水淹的堤坝以及修建商市码头的。

    因为沧州靠近界河的土地,还有辽国那边属于武清县的土地地价都非常低廉,平均下来一亩还不到一缗。从三十三万缗股本中的抽出六到七万缗,就至少能买下六万亩土地,相当于40多平方公里,即便只重点开发其中的一半(在宋朝土地上的那一半),也能有20平方公里了,只比开封府城略小一些。

    那么大的地盘当然也不可能都开发成商市,武好古只打算利用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不到7平方公里来建设商市和港口码头以及居民区。余下的13-14平方公里,则用于建设学校和牧场。前者将包括灯塔书院(六艺书院)、灯塔大学堂和灯塔海学堂(包括兵学堂),后者则用来养马。其中灯塔大学堂还将包括一系列的实验工场,灯塔海学堂则将包括码头和船厂。

    另外,灯塔书院、灯塔大学堂和灯塔海学堂都将拥有自己独立的围墙、港口和护城河。如有必要,这三座学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