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练兵最难(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推行《将兵法》十分得力,此次横山之战也立下大功。”

    章惇推荐的是新党大将吕惠卿,此人官声和人缘都很差,不仅在旧党眼中是十足的奸臣,便是在新党人物看来也是奸人,连王安石后来都很讨厌他。

    不过这个奸人偏偏能办事,而且还会练兵打仗,曾经两次出任鄜延路安抚使,前前后后在陕西军前呆了将近10年,是和章楶齐名的阃帅。

    虽然人品不咋地,但也是眼下唯一能用的人。因为章楶是章惇的堂兄,堂弟独相,堂兄再执掌练兵之权,这事儿在宋朝是肯定不行的。除非章惇请辞致仕,不过赵煦是离不开章惇的,所以章楶不可能去练兵,最多委以整顿河北东、西两路中的一路之责。

    另外,章惇推荐吕惠卿练兵也是有私心的——他也是奸的嘛!因为吕惠卿早在神宗朝就当过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是资格很老的重臣。如今又在西北立功,完全有资格拜相。而且吕惠卿是个极善于整人的奸臣,一旦拜相肯定会和章惇为难。

    因此章惇干脆给他弄个练兵的差遣,这样多半就加个知枢密院事的头衔,顶天就是当枢密院的一把手(这也不大可能),不可能当宰相的。因为北宋的军、政、财、刑四大权力基本是分离的,除了开国时期,就基本没有一个臣子可以独揽两项大权。

    “章卿,河北东、西两路又该让何人去整顿?”赵煦又提及了第二个叫人头疼的问题。

    所谓“整顿”,其实就是整人害民!要让身处和平安逸环境中的民众进入战时状态,是不可能开开心心的。

    况且,河北东、西两路的土地大多是谁家的?农民都在替谁种地?若是要这些农民去服各种徭役,河北两路的名门豪强能乐意吗?

    这事儿要是不得其人,非整出乱事来不可!

    “臣推荐臣兄章质夫和现任枢密使曾子宣。”

    章惇的这个推荐同样是充满算计的,河北东、西两路根本不是小人物能压得住的。也只有章楶、曾布、蔡京、蔡卞这样的人物可以去。

    而且这是得罪人的差遣,干完以后很可能会被迫致仕。所以章惇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堂兄章楶,然后才能用章楶“兑”掉曾布。而曾布一旦出镇,枢密使就会空缺,因为吕惠卿要负责练兵的大任,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枢密院的——要不然兵权太重了!所以必须要有人接替曾布,而接班人肯定是蔡京,他现在就是副使嘛。

    而蔡京一旦入主枢密院,蔡卞就别想更进一步去拜相了。哥哥当枢密,弟弟做次相,这个也显得权势太重了。说不定蔡卞的尚书左丞也有可能不保,被官家赵煦打发出朝去担任安抚。

    这样在朝中就没有人能够威胁章惇的独相地位了……除非官家驾崩,太后临朝!

    赵煦听完章惇所言,轻轻叹了口气:“练兵之事本属武将,今以文官督之,颇是不妥,吕惠卿若以此为由拒之,也属合情合理……至于整顿河北东、西二路也实属不易,容朕再三思之。”

    现在赵煦是在吃祖宗家法的亏了,兵肯定得练,不练的话根本收不回燕云,即便勉强收回了也不可能守得住。

    可是文官是调兵不掌兵,不掌兵也就不能练兵了。而宋朝的武官虽然在《将兵法》实行后权力稍大,但是一“将”通常也就是几千人。想要练出10万精兵,起码就是二三十“将”,没有重臣压阵督帅如何得行?靠三衙管军那几个武夫吗?且不说那些个管军到底会不会管,便是能管……皇帝老子能放心?

    谁知道会不会有赵匡胤第二?

    至于用内官去练开封府的禁军也是不行的……谁知道会不会练出一个“神策军中尉”来?所以宋朝的内官,一般是不能管开封禁军的,他们只能去管边军的事情。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重臣和管军共掌一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