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 星星之火(第2/3页)  天下豪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韩国资点点头,“宋使就要入城了,可别闹得鸡飞狗跳的,让人家看了笑话。

    另外,析津府内也有不少渤海奴……派人去盯着,千万别让他们闹起来。”

    “喏!”

    辽国的南京留守韩资国和南京道统军使刘洪两人做出了一个很官僚决定。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渤海奴不会在龙烟铁山和析津府这样的地方起义,因为这里是汉人的地盘,要起义也是汉人起义啊,他们渤海人要起义也该去辽东起义。

    既然不大可能起义,那多半就是闹事。现在又是宋使入城的时候,兴师动众调兵镇压,是会让宋人误以为辽国的江山岌岌可危了……

    所以韩国资和刘洪就这样错过了镇压起义的最佳时机。不过,这并不是他们俩在最近这段时间会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

    “宋军北来,渤海将兴!”

    “大宋渤海,共伐契丹!”

    从三月二十七日深夜开始,龙烟铁山突然乱起!铁山的渤海奴打起来“宝剑王”的旗号,夺取了铁山库房内储存的刀枪弓箭(龙烟铁山本身就是打造兵器的所在),四下并起。看守铁山的少量契丹兵丁因为疏于防范,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渤海奴消灭。

    到了中午的时候,也就是韩资国、刘洪接到快马急报的时候,龙烟铁山和周遭地方,已经完全在起义的渤海奴的控制之下了。

    除战告捷的渤海奴并没有忘记“团结”汉族同胞,所以就根据计划,喊出了“宋军北来,渤海将兴”和“大宋渤海,共伐契丹”这两个口号,试图蛊惑附近的汉人农民参加起义。

    燕云汉人大族是不会上当的,而且他们也没有造反的动力。但是燕云一带的底层汉人,其实也和渤海奴一样,都是生活在地狱之中的!

    所以一听说“宋军北来”,还真有不少不明真相的汉人贫苦农人上了当,拿起刀枪农具,加入了渤海人的起义队伍。

    可能是因为害怕某个吃错药的汉人大族突然暴起夺取龙烟铁山怎么个军工重镇。

    所以在铁山附近,是不允许汉人堡寨存在的。而没有什么防御能力的汉人村落,又抵挡不住声势浩大的渤海奴起义军,大军所过,这些村落就纷纷沦陷了。

    而怀来县城内的可汗州清平军节度使司,更是一筹莫展,这里可是燕云腹地啊,谁会想到龙烟铁山的渤海人会吃错药造反了?因而可汗州清平军的武备极差,几乎是空有军号。

    变起之时,也无从调集乡兵,而且也没有什么乡兵可以征调所谓一百二十万京州兵,是必须建立在国家拥有大量自耕农基础上的。

    可如今燕云地区的自耕农早就绝种了,土地和人口都被世家大族控制,哪里还有京州兵可用?

    无兵可用的可汗州清平军节度使也只能一边求援,一边死守怀来县城了。

    到了当天夜间,起义的渤海奴已经扫荡了周围的村落,在谎言的作用下,人数也扩充到了三万之众不仅是精壮,也包括了老弱妇孺,不过声势还是非常巨大的。

    山野之间,到处都是火把星星点点!

    ……

    ……

    析津府城此刻也笼罩在乌沉沉一片的夜色中了,乌云在夜空当中低低的垂压着,不时有隐约的闷雷声在天空当中滚过。

    伴着不时响起的雷声响起的,还有响成了一片的“闭门鼓”。辽国的许多制度都是学习唐朝的,其中也包括宵禁,每天晚上大约两更天(晚上9点到11点)的时候,辽国的所有城市中都会响起“闭门鼓”。析津府当然也不例外!

    析津府的闭门鼓敲600下,敲完以后城内的大街小巷上,就不允许无故行走了,否则就要触犯“犯夜”之罪,要打二十下屁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