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试论诗词初学——2018年8月15日23时至24之间 新(第1/2页)  寂寞惜春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言版:

    所谓教学相长,学者得教者授以道而进步,教者因学者而温故知新。故学者益其知而教者得其新,两宜也。

    诗词于今,沦乎小道,然,行之小也,道犹深广。近有好之者相问,不胜惶恐,中宵欲睡前萦思,忽有所得,试论之:

    ——为诗文者尚立意,意之所出,在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也。

    一、有所见。春花秋月、生老病死,凡可知者,必有形状态势,可述其所见;

    二、有所思。思其所见,必有感触,可述其感触;

    三、有所得。感触至深,必有所得,此得即至理,奉行不渝,可述与他人互勉同效。

    此三者实一,然,以侧重不同,亦可分而论之。

    有所见:见之春花,爱春时万物萌发,爱花开夺目,则不论其余,于春好花艳处着手。以人读如己见,己见人如见为上。

    有所思:风物何之,人生感慨,七情六欲,自真心实意处下笔,力求人读如己思,己思人亦思为上。

    有所得:所见有所思,所思有所得,以之言事,即所谓诗言志。同理,以人读之如己得,己得人亦有所得为上。

    诗词不外物我,所见为物,所思所得为我。诗词即我观物如何,物于我何感?然后简略枝蔓,筹措用词,以合平仄,以叶韵律。

    至若诗词体例,由五绝而五律、五古,次则七绝、七律、七古为佳。于词则先小令,后中调、长调。诗又以首句不用韵,词又以菩萨蛮、调笑令、减字木兰花等换韵词,适合初学者。

    读诗当以杜甫、王维、孟浩然为先,次则陆游、李商隐七律至其余。读词可择心喜者随意,诗余,作得诗便填得词。

    诗词平仄即平仄仄对仄平平,平平仄对仄仄平,仄仄平连平仄仄,仄平平连平平仄即可。五七言不过于平平前添仄仄,仄仄前添平平而已。

    今人用韵可用我归纳的二十部《国语新韵》,韵不同则天地不同,故人囿于古韵,新韵必有名作待发。

    初学者见闻不广,易浮躁。强括世事则空虚,极言备述则冗繁,俱不可,应慎之。

    白话版:

    教学相长,学习的人因为教导的人的教导而进步,教导的人因为教导学习的人而温故知新。因为进步与知新,两个人都会感到合适。

    古典诗词到了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读写了,成为了冷门。但是,这并不代表冷门就没有奥妙。最近有朋友问我怎么写诗,我很惶恐,因为我自己的水平也很有限。只不过既然有人问了,我也就在想应该怎么说才能给别人一些帮助。半夜要睡觉之前还在念叨,忽然想起了什么,就写了文言版,具体的如下:

    写诗填词做文章,以立意高下判断优劣,立意从何立起,就在于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

    一、有所见。你看见什么,譬如春花、譬如秋月,那春花秋月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把这个样子写出来就行了。

    二、有所思。看见什么,经过什么,然后能够记住,必然是因为有所感触,把这份感触写出来,也是一种意,但这种立意,更多的是在写内在的思想感触。

    三、有所得。看见、经过,然后思索、考虑,就会领悟一些道理。在诗词之中把这个道理表达出来,就是有所得以立意。

    这三种实际上是一种,你有所见必然有所思,有所思必然有所得。当然,根据侧重点不同,也能分开来各自说道说道。

    譬如相对纯粹的有所见,这种立意一般是外在的,譬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全篇就做到了别人读到以后,就看到了李清照看到的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